小本创业变废为宝的“生日报”

2014-07-23来源 : 互联网

若旧报纸当废品卖,市场价如今也才卖4角*一斤。然而,一位四川人郭江却想到了一个“绝招”,将一张四个版的老报纸卖到了两三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高价。这个点子就是专门帮顾客寻找朋友或者其他人生日当天的老报纸,作为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赠送。为此郭江在深圳开了一家“生日报”专卖店,结果生意出奇地好。他当初是怎么想起这一招的?

那是2002年,郭江有个伙伴曾经帮助华东一大型图书馆设计信息化报纸检索系统,图书馆将大量的报纸扫描转化为数字信息后,只留了一份原报,把剩下的近5万份旧报纸全部送给了他。这么多旧报纸拿来干什么呢?

郭江突然灵感一现,回想起他曾从电视上看到的一则报道:2001年当中国申奥结束后,中国申奥功臣何振梁先生,收到一份令他特别感动、来自**奥委会的礼物—1929年他出生那**的英国《TIMES》原版报纸。报纸上报导了当天在英国及世界各地所发生的大事,仿佛是为何振梁的出世做了另一种时空上的解释。实际上当时奥委会送给了所有的**奥委会委员一份出生当天的生日报,包括中国的何振梁。心有灵犀一点通,此后他一发而不可收。发动二十多个朋友分头跑遍了大江南北,遍访各大城市的博物馆、图书馆,收购它们多余的存报。

千辛万苦不寻常。经过近两年的奔波筹备,郭江收集的报纸堆满了十几个房间,收藏量达到了80万份。2003年,郭江终于开了一家“生日报”专卖店,按均价每份200元的价格,平均每天卖出1-2张。在他的店里,从1927年开始到现在,几乎每**出版的报纸都可以找到。解放前的报纸有《前进日报》、《东北日报》、《新华日报》等,解放后的主要有《****》、《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

这些报纸大多以平均几元一份的价格收来,但当这些报纸与一个人的生日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身价立刻翻了百倍。由于年代的不同,售价也有区别,如上世纪90年代的报纸每份只要88元,70年代的报纸每份要卖198元,50年代的每份则要298元,40年代的则要卖398元,而解放前的报纸价格就要具体面谈了。一些特殊的日期,如国庆、春节、元旦等,出价还要更高,有的超过千元,一些纪念日的报纸价格更是身价不凡。

就这样,郭江的“生日报”生意十分兴隆,深圳月销售额基本可以稳定在2万元左右,全国月总销售额为7万元左右,而且还在继续高速增长!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