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就是这样:人人都想创业1周只睡25小时

2014-07-31来源 : 互联网

硅谷就是这样:人人都想创业1周只睡25小时
这个30多岁的男人光头、三粒扣西装配卷边牛仔裤、穿一双尖头翻毛皮鞋,演讲前播放的视频先打出大大的名字:BrianDavidJohnson。而他的名片右下角Title挤成了两行:PrincipalEngineer(首席工程师)、FuturistDirector(未来学顾问)和FutureCasting(未来映射)……ofIntel。
这是英特尔全球唯一的未来学家。Johnson已经为这个全球最大的芯片公司工作了8年,但有这个Title还是近两年的事儿。Johnson的工作职责是告诉英特尔2020年的计算机会是什么样子,他需要提交的不是预测报告,而是和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一起找出英特尔客户的需求和现有技术之间的区间,然后与工程师沟通发掘可以引爆下一个市场热点的产品。整个过程就被称为名片上那个拗口的词组“未来映射”。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就是那台GoogleTV,英特尔是芯片提供者。
无论是未来学家这样的角色,还是2009年发布的那句“SponsorofTomorrow”(它代替了原来的那句:Intelinside),英特尔都在表达“别把我们看作一家微芯片制造公司”的热切,它们更希望与创新以及每个人产生更多的直接联系。
在硅谷MountainView计算机博物馆举办的英特尔新技术展示会上,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tomorrow:比如人机交互零售系统、退休人士的个人医疗数据应用、可辨别受众的智能广告发布系统和智能汽车中控台。你能感受到这家原来躲在机器背后的公司正在尽其所能接近你的生活。按照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士王文汉的说法,自从英特尔CTO贾斯汀·拉特纳(JustinRatter)上台之后,英特尔每项技术研究立项之前都需要先确定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足以变成产品。
其实英特尔做的只是极力证明自己还不算太老。
但在硅谷,有时候它还真的像一个文物。这一点在参观那台智能汽车中控台时就能感受到:当在智能手机上装上一个App之后,你可以通过近场通信技术或者二维码扫描与汽车同步,之后便可以启动娱乐系统,还能选择是以车主还是以客人的身份登录,但这个App对应的控制台就是汽车原本平滑的仪表盘前嵌着的一个硕大铁盒,又原始又突兀。
在计算机博物馆的门口印着这么一句话:Todayissoyesterday。带着这句话去看斯坦福的博物馆,或者惠普那间着名的车库,你会觉得这些与咖啡馆里热烈讨论的新鲜主意恍惚有几万光年之遥。哪怕回头再看看1976年的苹果,啊,那也是很遥远的事了。但硅谷本身似乎从来没有老过。那些大公司们─英特尔、苹果、惠普和谷歌等等─与那些创业公司比起来,身上的“硅谷”标签更多意味着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