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自组织机能是学校效能管理的重要保证

2014-08-20来源 : 互联网

学校效能管理就是学校要发挥学校每个人的*大潜力以获得显著成果从而达成预定目标。因此充分发挥各主体各要素*大潜能,并提升团体凝聚力与学习力、“主体作用”与“和谐团队”是学校效能管理追求的目标与境界。在这种追求下,教师探讨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校管理者探讨学校中层处室的协作、加强年级组和教研组的协作、在教学上加强相关学科的协调与教师与学生的协作,提高管理的统合性和整合性,实现*优化的管理与工作方式,实现1+1>2的效果。这就是组织协同理论,而“自组织”是协同论的核心。

协同论中的协同,专指“协同效应”。它指的是在复杂性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阈值时,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关联代替其相第十四章l学校效能管理研究对*立、相互竞争占居主导地位,产生较强的“相干”效应,从而整体上表现出协调、,合作,其整体效应增强。这里用“协同”表述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的特点。


外界控制参量,是指系统外部的物质、能量、信息对系统的作用,阈值是指作用的*佳限度。人类社会同样具备自组织的机理、规律。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情况下,其要素之间按照某种规则而形成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并自动进行自我组织和协调。协同论的创始人哈肯是以工厂生产的例子来形象地区分自组织与它组织现象。工厂中工人的生产行为若受**指令控制,属于它组织现象;若工人的生产行为**需要**或工头的指令,而能自动地协调动作,属于自组织现象。可见,自组织与它组织的区别在于系统运行指令是来自内部还是来自外部。


它组织与自组织是客观世界并存的两种现象。一切系统都以物质世界所固有的它组织性为其产生、存在、演化和发展的背景条件。在非平衡背景条件下,基于系统内部诸要素间较强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由一定结构、功能构成的系统会具有较为明显的自我组织特性。可见,它组织与自组织是交织在一起的。


在教育系统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它组织与自组织两种成分。以一所学校而言,一方面,学校要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家长的需求来设计学校工作,学校系统的各要素及联系都要体现这些需求内容,这表现为它组织;另一方面,学校在吸收、内化这些需求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后,系统的各要素将自主运作,并且通过要素间的作用,获取进一步需求信息,从而自动调节自身的运动方向、速度、频率,调整要素间的作用方式,这表现为自组织。当然,当外界控制参量不在阈值范围时(超过或不及),都会使系统的自组织机能受到破坏。如在教学中运用过强的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或放任性管理,都会不断造成不利的环境条件(即外界控制参量达不到阈值范围),从而使教学的自组织机能难以发挥.


用协同理论分析学校现象,应从学生心理的自组织机能,教师心理的自组织机能,师生相互作用的自组织机能等方面人手,反思调整学校的工作(即外界控制参量),使其适宜培植学生、教师、师生之间的自组织机能要求(参量阈值),充分发挥自组织机能,形成师生自主发展,提升学校效能。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自组织机能的发挥是实现学校效能管理的重要**。


综上所述,学校效能管理就是学校组织通过有效的**、积极的沟通、教育资源的了f发与运用以及建设和谐的组织文化等形成合力,发挥学校的整体效能,促进学校发展,从而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而组织道德的提升、学校自组织机能的发挥是学校效能管理**的**。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