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不创新门即墙

2014-08-20来源 : 互联网

海尔CEO张瑞敏,是中国企业家中*爱读书者之一。海尔30年来一路发展过来,也可以说是张瑞敏一路读书的心得。

2009年,《商界》杂志以“我的读书笔记”为题,刊登了这位着名企业**的读书笔记,看了让人有所得。

2002年夏天,曾经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三位同事一起,去青岛采访张瑞敏。当时,海尔因为流程再造,令各界议论纷纷,张瑞敏也很少对外界说过什么。

在采访中,张瑞敏曾经笑着说,刚做企业的时候,看山像山,后来看山不像山,再后来山就是山。他是引用中国那段着名的山论,讲述自己的企业进程体会。

那次采访,更多的我没记住,印象中张瑞敏非常担忧三角债问题,担心企业应收账款。

距离上次采访,已经整整8个半年头了,海尔的**化也算是超过一轮了。这期间我对海尔没什么太多的关注,不敢妄加评论。据说在白色家电领域,海尔已经是世界****的企业了。但与此同时,在中国的各种榜样企业宣传名单上,海尔也渐行渐远了。当然,时下关于中国企业的各种榜单,大多是扯淡,海尔不入也罢。

就这篇发表于2009年的读书笔记而言,张瑞敏的思考算得上宽宏深刻,不乏大宗师气派。

特转载一下。

禅教禅宗有一句话:“凡墙都是门。”只要你创新,所有竖在你面前的墙都可以通过去。如果不能创新的话,即使在你跟前是一堵门也过不去。让外来管理思想适合中国国情是如此,应对网络时代的管理挑战亦是如此,调适企业的商业模式还是如此。

杰克-韦尔奇(GE前任*席执行官)

——把世界*大的企业做成世界*小

2008 年11月我去美国波士顿,和杰克-韦尔奇专门有一个会谈。我问的**个问题是:韦尔奇如何能够把GE做到世界*大,但是又做到了世界*小?意思是说他把公司做到了世界**,但是公司里每一个人又能够充分地发挥、体现自己的价值。其实这是非常不简单的,在中国很难做到这一点。

韦尔奇说,中国的企业文化和美国有非常大的不同,在美国很多方面可以放权,因为美国的财务制度非常完善,完善到了他自己都不了解,里面有非常复杂、非常详细的内容,但是可以帮助他把这个企业有系统地推进。他让员工更多地创新,因为在这个制度下反而会觉得受到很多的束缚。GE在中国也有很多企业,在中国,员工很愿意随意改动一些东西。中国没有一些非常完善的制度,这是两个国家在管理上非常大的差异。

其实我们自己在国外设立工厂或者是和国外公司打交道后,也感觉到中国企业内部的文化和美国、日本都有非常大的不同。比如说我们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设立了一个工厂,我们的人过去告诉美国生产线的工人应该怎么去操作,但是过了几天,按照美国的条件可以再改动一下,美国工人就不干了。他说你前两天告诉我那样干,今天又告诉我这样干,到底哪个是对的。所以不能随便改。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