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说*近已经与团队中不少人都谈到的“产品核算”。
一提到核算,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的以为,那是总结色彩浓厚的概念,不适于快速反应的初创团队。其实,如果准备充分,**可以在产品开发之前展开。又或者说,从我们准备做一款产品之前,就有意识地为产品制定一些标准。虽然大多数产品在后期运营中,都会经历过重大调整,但也有不少产品,从*个版本起,核心架构与功能,一直没有发生太多变化,而是不断稳定与优化。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心态上拥抱变化,但在准备上制定充分的计划,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杂牌军游击队、没有什么成功经验的初创团队。
切入正题,我理解中的产品核算,包括四部分:UE核算、UI核算、功能核算、体验核算。(后期还会有运营核算)
一、UE核算能让标配功能*快定稿,为后续开发降低不确定性
所谓UE核算,就是专门针对产品原型设计的核算。普遍理解中,产品原型设计往往是发挥空间很大的,甚至可以是很粗糙的,拿我们的项目来讲,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原型设计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功能、交互、界面、icon以及对针对的文案,都没有系统的标准与核算。表面看上去,它*大限度的提高了UE的生产速度,但弊端与隐患很多,尤其会影响后续开发。
阶段性回头看,任何一类产品,无论是阅读类、游戏类、电商类、社交类……在原型设计上,都有很多相同之处,我认为,一款好的产品原型,并非是**新创的,而是要在已有的品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进行针对性的功能差异化与体验优化。
拿我们产品来说,个人资料页面的上传头像、完善资料、进行隐私设置等功能,几乎是社交类产品的必备功能,就好比韩国餐厅的餐前小菜,它是标配的概念。可以进行创新,但对于一个初始版本的产品来说,一定不是**,创新空间也有限。因此,对于类似标配的功能、标配的交互,就**可以先进行标配设计,尽早定稿,不轻易修改。
它的好处是什么?避免在后续环节中,比如UI设计、功能优化等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改动与人力成本的浪费。毛主席早就说过,集中精力办大事儿,抓主要矛盾。对于做产品来讲,原型设计过程中,尤其要抓好主要矛盾,把精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UE 核算要做到什么程度?以我们项目来说,要**产品结构的确定、核心交互界面的确定,原型设计中,能够复用的界面,一定要学会复用。一来,这是实现极简的有效方式;二来,这会大大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三来,它会让你的产品,有着系统性与整体性,不会让用户在交互的切换中,仿佛完成产品之间的转换一样;*后,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节省UI设计师与开发工程师的工作量,*大程度的加快项目的进度,提升项目的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