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创业为何青睐昌平

2014-12-11来源 : 互联网

昌平区是北京市**一个提出“全民创业”理念的区县。从2009年**创建青年创业**园,到2011年,成为北京市*个获评“国家创业型城市”的区县,昌平区将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上。

在昌平,创业者们可以享受**及相关组织为他们提供的“一揽子”政策支持,经过自2008年以来的努力,昌平的全民创业***已突破30%。2014年的昌平区**工作报告中提到,昌平区**仍将巩固提升“创业昌平”品牌,力争基本达到充分就业区创建标准。昌平的“全民创业”之路仍在继续。

模式

青年入园创业像进“孵化器”

王苗颖觉得时机到了,毕业8年多,她想创业了。

2009年在昌平举办的*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她错过了,2013年,这个就住在回龙观的“80后”不想再错过。

726个参赛团队中,她带领的创业团队拿到了银奖,获准优先入驻全国*家青年创业园—北京青年创业**园。该创业园位于回龙观镇,是团市委与昌平区委、区**联合创办的小型初创型企业孵化园区。

“团区委说争取春节前能让我们入驻。”虽然新公司尚未注册成立,但王苗颖能感到,自己的创业梦越来越近了。

新人要来,故人也就走了。贺新翔的公司是北京青年创业**园的*批入驻企业,“我们已经算孵化出来了,不能赖着不走。”

2009年,*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上,贺新翔拿到了银奖,入驻**园。像他一样,*批入驻的32家企业,主要是初创的小型和微型企业,经营范围以科技、文化创意和生物医药为主。他们借助**优惠政策支持,快速成长。

“能给我们贷款是最大的帮忙。”贺新翔回忆,2010年,通过**园的贴息贷款绿色通道,公司先后拿到两次融资,筹集100万元资金,用于升级设备。

青年创业**园的优惠政策不止这些,还包括减免房屋租金,免收企业注册登记费、工本费及两年的年检费等。

“**园就像一个孵化器,有**帮你规避风险,教你怎么创业,如果在外面这么创业,说不定就碰个头破血流。”贺新翔说。

不过,**园也不会让他们只是单纯享受优惠,还会对入驻企业实行考核动态退出机制。考核每半年进行一次,内容包括营业收入、上缴税金、带动就业、创新及奖励等5方面。累计两次考核不合格的企业,将取消下一年度入园资格。而企业在园区孵化的最长期限,就是3年。

经统计,自2008年至2011年,昌平青年创业***已突破80%。

亮点

1 创业工作挂钩官员绩效

自2009年开始,昌平区每年投入2000万元,扶持青年创业。在这背后,是昌平区委、区**的支持。

昌平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昌平区成立了由区委、区人大、区**、区政协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区**41个职能部门和全区17个镇(街道)作为成员单位。

其中,区人保局作为牵头单位,起草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督促各职能部门。在组织体系中,还明确区农委、区人力社保局、团区委、区科委4个部门,分别作为农村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青年群体、高端人才等4个重点群体创业工作的牵头部门。

与区一级的体系相对应,昌平区各个镇(街道)还成立了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在各村(社区),又配备了专职的就业工作者和就业创业协管员。

同时,区委、区**还把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对部门绩效管理和镇(街道)绩效评价考核体系,规定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分值,占绩效考核总分的8%。创业工作的得分排名情况,还将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德才表现、能力水平,及全区党政机关和相关单位的绩效管理考核等次和奖金标准的依据。

2 全程“智囊”陪同规避风险

创业过程中的风险如何规避?昌平提出了“创业之路全程相随”的理念。从创业培训、融资贷款、税收优惠等7个关键环节入手,昌平构建了一整套政策支持体系,例如在解决创业企业融资瓶颈方面,昌平区就组建了4家贷款担保机构。

此外,在创业培训中,昌平区坚持既请进来,又走出去。昌平既能整合区内职业教育资源,组建昌平区职业教育集团,开展技能型人才创业培训,又能组织草莓种植农户赴西班牙学习先进栽培技术,聘请日本苹果种植专家定期来昌平培训指导。

昌平区还聘请知名企业家、投资专家、法律专家等担任创业导师,组建昌平区“青年创业导师团”,为青年创业人员免费提供项目论证、业务咨询和决策参考服务。

展望

用“绿色”补足“全民创业”

如果说2009年成立青年创业**园是昌平建设国家创业型城市的*个跨越,那么,2010年,昌平区提出的“全民创业”理念,就是第二次跨越。

昌平区区妇联牵头打造和培育“巧妇”品牌,开展家政服务、巧妇手工艺品产业扶持等活动。昌平区残联则牵头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截至2011年,已帮助190名残疾人创业。

创业又可以带动就业。据统计,2008年至2011年,昌平累计帮扶11。8万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32万人。其中,以“一花三果”(百合花,草莓、苹果、柿子)为特色的昌平都市型现代农业,直接带动约2。2万户农民田园创业。

不过,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相关负责人说,过去的绿色就业是单打独斗的多,存在就业形式不规范、不稳定的弊病。该负责人调研时,曾从一个农村合作社了解到,他们因为无法提供像城市职工保险那样的保障,失去了自己培养出来的成熟花匠。

为此,昌平区**下发《关于印发昌平区促进绿色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通过签合同、稳工资、上保险的方式,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和社会保障水平,给予最高50万的一次性奖励,及每人每年最高1。5万元的招用补贴。推动绿色创业方面,要鼓励本区户籍劳动力创办绿色就业经济实体,给予新建绿色就业经济实体10万元的一次性开办补助。

该负责人希望,通过绿色创业,能进一步提高创业***,补足昌平“全民创业”上的短板。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