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科技产业的长期关注者?那么你就不难发现有一些往日的科技和概念都被回收再利用了。或许这些想法**次发布的时候时机还未成熟,又或许是今天有人认为他们比前辈们更聪明更有*,所以可以在旧的概念上做新文章。
科技其实就是一个轮回,它进步发展的同时,早期一些失败的尝试的确值得我们在更先进的现代科技条件下重新审视。从视频流到快餐外卖,好多看似新颖的产品其实都是从旧的概念中吸取精华、变身成功。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说:
1、短消息平台的又一次开发
例如Facebook消息(Facebook messaging)平台。有些人可能认为这个平台的成功得归功于Facebook的创新思维,但事实上可不是这样的哟,这只不过是2000年早期很多公司想要开发的即时信息平台的一个变形而已。
现在,Facebook想要在Messenger应用之上再建立一个消费者平台,这其实和2000年早期的那些尝试如出一辙。这使产品变得更由消费者们引导(虽然Zendesk公司就通过Messenger让商家直接和消费者交流),但根本上它还是和前辈们一样,想要在基本交流平台的基础之上建立更复杂的应用。
2、计算机效率的转移
科技潮流兴衰中我*喜欢的一个例子是和计算机效率有关系的。在个人计算机之前,计算机效率总是和大型、不方便移动的器械联系在一起。而在个人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之后,这种**化的计算机能力就被大量分割了。
即使我们现在有了云储存或是多了智能手机,但是其实我们看到的、享受到的也只不过是计算机能力位置的变更转移而已。
所有的这些科技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背后的概念并不新颖,通常在初次尝试之时都失败了,因为当时的世界还没有为这种**做好准备,科技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不断地看到这些旧的概念翻新后再利用,因为在科技的世界里,旧的东西放到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可能就会有新花样。
那么利用已有的创意可行吗?由此可见是可以的。
一个主意即使不是原创的也不代表它一定会失败。当那些先锋公司做出*早的尝试之时,世界可能还没有准备好,而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了。正如上述所说的短消息平台的又一开发,以及很多人都知道的视频流等,虽然我们也不知道跟2007年的相比现在的这些公司如何才能*到*,但是当今的科技和基础设施的确更成熟也更能为这样的服务提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