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经济圈城市党政**第六次会商会议上,合肥、淮南、六安、滁州、桐城五市签署了合作专题框架协议,围绕圈内五市社会**、公积金异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大气污染联防联*和人才交流培训等方面,积极探索区域一体化。这些合作,强力助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间互利共赢。
合作中,将发挥合肥中心城市集聚、扩散和**功能,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合作各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 *大化,促进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消除政策与制度方面障碍,推进合肥经济圈内优势企业并购重组、承接产业转移、盘活闲置资源、发展配套产业、加强 产业链衔接。同时,为各类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良好条件,优化区域内各种资源配置,推动开放、统一、有序的大市场的形成。通过加强圈内城市家电 及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建成中国*具竞争力、***具投资吸引力的家电及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1、产业合作规划
突出产业合作在合肥经济圈“十三五”规划中的地位作用和规划内容,目前,合肥经济圈“十三五”规划编制已开始启动,圈内各市要围绕加强区域产业合 作,突出加强区域产业合作地位作用和规划内容;**突出打造合肥经济圈家电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目标的规划内容,为合肥经济圈家电及电子信息 产业分工与合作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和指导。
2、产业分工与合作
坚持市场导向和互惠互利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推进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产业链有序对接和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家电产业分工与合作,积极开展招商引 资,吸引**家电企业和核心零部件企业入驻圈内城市,提高家电整机生产能力,促进配套产业的发展。依托**企业和品牌产品,强化主导产品地位,加快电冰 箱、洗衣机、空调器、彩电四大主导产品的技术升级,**在环保、节能、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上形成**竞争力。依托品牌产品,实现家电产业产品多元化, 大力发展有市场潜力的环保、清洁、节能型小家电产品,形成系列化、规模化,拓展家电产业发展新领域;大力发展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中间材料等配套件,扩大 本地对圈内城市家电产业配套能力。
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分工与合作,合肥市**打造“三链五集群”:智能终端产业链、智能能源产业链、智慧城市产业链;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泛半导体产业集群、智能终端制造产业集群、安全电子产业集群、特色软件与互联网信息服务业集群。
滁州市**发展信息家电、平板显示、LED光电、网络通讯设备、计算机周边设备、数码产品、集成电路、通讯光缆、光纤、电子材料及元器件、光伏电 子,合理布局博西信息家电产业园、东菱家电工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培育省级智慧园区和推动“智慧企业”建设,积极打造以天康新能源为基础,建设国内 领先的动力储能锂电池新能源电子制造业基地。
淮南市**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推动矿用电子行业产业升级,推进矿用电子向中端或高端化发展,加快发展电子材料、元器件、汽车电子、LED照明,培育发展光伏电子等新兴产业,拓展特种电缆(军用、铁路、通信等)、光纤光缆等产品。
六安市**发展雷达、应急通信**系统等军用及民用电子信息技术,智能粮库系统生产及车载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多媒体视频处理及网络应用技 术,LED照明及光伏电子等光机电产品,软硬件开发应用及业务流程服务外包,强化在计算机、服务器及其外部设备等方面的配套能力,推进舒城电子产业园、六 安开发区机电产业园、霍山光伏电子产业园等电子信息加工及配套基地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