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又称个人隐私信息,主要是与个体相关的私密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家庭状况、工作状况、健康情况等。个人信息为何会被泄露,社会学家认为,这是市场需求、个人猎奇心理、有关责任部门监管力度较弱等综合因素共同造成的。
如今,网络是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如果是信息化网络服务系统中的个人信息被窃取,只能依赖相关**管理部门追究责任方责任。而对于个人在网络上不慎造成的信息泄露,平时上网时,个人一定要注意。为防止个人信息的泄漏,从技术上可采取如下措施:
来路不明的软件不要随便安装;使用智能手机时,不要修改手机中的系统文件;不要随便参加注册信息获赠品的网络活动; 网购*好去大型购物网站;设置高保密强度密码;不同网站*好设不同的密码;网银、网购的支付密码*好定期更换; 尽量不在网上留真实信息;设置专门用来注册网站的邮箱或手机号;不要向QQ、**上的陌生网友透露真实姓名。
另外,*关键的是上网设定密码的技巧,“除了*基本的要**一定的保密强度(密码*好设6到8位,混合大小写字母、数字和字符),还要根据不同类别的网站分配不同的密码,以防‘一处泄露多处遭殃’的情况发生。另外,网银、网购的支付密码等比较重要的密码隔一段时间*好更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