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建筑物用能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监管;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建筑用能数据自动采集、上传、显示,并一键式报表汇总;200多栋接入建筑的用能状况不仅可实时在线监测、远程控制,还可随时查看历史台账并进行对比……这是记者在安徽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中心看到的情景。
该平台对建筑用能进行整体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有着*大的节能潜力。预计未来3至5年,该平台将实现安徽省内1000个公共机构、10000座大型公共建筑的用能数据接入。随着智慧城市的到来,类似的智能化应用将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生活。
芜湖市建设“智慧社区”,搭建以社区信息为主体、覆盖城乡的社会服务管理公共信息平台。淮南市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实现信息联动案件办理网络化和数字化。
亳州市创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群众办事,网络跑腿”,降低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真正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合肥高新区成立“合肥智慧城市创新产业联盟”,着力打造“产城融合”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