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 与“不扶”一时成了人们难以选择的道德题,“十三亿人扶不起一个摔倒的老人”,让人们纠结。不是说我们不为社会做什么,而是社会的复杂,让人们心里打了个冷颤,不敢前行。我们的社会需要有温度,人与人之间需要温暖,这些都是美丽中国的基本元素。但一个道德“命题”,让社会有了一些冷漠的色彩,“扶”与“不扶”,把人们陷入两难之中。
“扶“了怕被讹,收入微薄的工资难以支付昂贵的医疗费,一旦被卷入漩涡,不但自身的利益受损,还得连累一家老小,人们有时望而怯步。如果选择躲避而不去扶,良心上过不去,被伤害的同样是道德。如何*愈这怪病,提高公道道德,是*有效的方法。
当他人给了你一点点的帮助,道一声“谢谢”,是*起码的礼节。一声“谢谢”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是对帮助你的人一个肯定、赞扬,同时也让社会有了丝暖意。不要怜惜你的“谢谢”,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传递的都是温暖,弘扬的是传统的美德。如果我们的公民道德都得到了提高,社会上也就不存在“被讹”的现象,这道难解的道德选择题,也就不复存在。
公民的道德素养提高了,遇到有困难的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帮上一把,也就不会有忧虑,也无需采用**的方式,先采集好证据再救人。救人也有**时间,当采集好证据再来施救时,有时会失去宝贵的**时段,让人遗憾。再说,先做好证据再施救,本身就是对他人及社会的一种不信任。如果人人都怀有不信任感,社会的诚信度必然下降,引发一系列问题,美丽生活必然失去鲜艳的光泽。
提高公民道德素养,让好人做好事心安理得,好人得到应有的褒奖,社会风气自然得到改善。扬善惩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然,在扬善的同时,还要惩*恶迹,对于那些存心讹诈的人和事,不但道德上进行惩*,还要用法律的手段加以惩罚,只有这样,社会风气才能得到净化,好人才能得以扬名,恶人得到应有的下场。因而,提高全社会公民道德修养,是我们和今后一段时间,要**开展的工作。
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关键在于引导,要用正面的消息影响他们,用正能量感染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曾经说过:“只要我们党的作风**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在这点上,媒体要有担当,大力宣扬正能量,提高全社会的责任感,一个有利于公民道德成长的氛围,必然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