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育:越城乡教育差距鸿沟。作为一个农业省份,我省农村学校和学生在基础教育中占主要部分。尤其是在城镇化背景下,尽管近10年我省撤并了一半学校,但农村边远地区和山区的教学点仍达5000余所,不足50人的学校居多。农村教育仍是教育发展的短板,教学点更是农村教育的洼地。面对这一实际,教育信息化成了实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的得力手段。
我省自2014年开始,将教育信息化纳入省**实施的“861”计划,工作的重心放在基础教育,工作的**落实在农村中小学,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近年来,全省投入教育信息化资金47亿元,其中,用于农村中小学资金占70.3%;**财政拨付3800万元专款用于农村在线课堂常态化教学实验,农村中小学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全覆盖。
在全面落实完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过程中,为解决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学点因缺师少教无法开设国家规定课程的难题,我省创新实施了在线课堂常态化教学模式,在城区或中心学校设立主讲课堂,在教学点设立接收课堂,按照“***学计划、统一课表和***学进度”,由城区或中心学校教师为一个或多个教学点学生授课,实现师生双向互动教学,让偏远地区共享**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
“我们坚持以缩小区域、城乡和校际数字化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为目标,以创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为核心,努力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省教育厅副厅长金燕表示,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发展为解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问题寻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路径。我省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的肯定和学生及家长的欢迎。记者在含山县环峰镇环峰三小采访时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有了在线课堂,打消了把孩子转到远处学校去上学的念头。在今年5月召开的*届**教育信息化大会上,***专门推介了安徽在线课堂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