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热度不减量跌价升。虽然十一期间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热度不减,但与此前预期相比,表现出量跌价升的趋势。
某研究机构的统计显示,今年9月份,上海、广州新建商品住宅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较8月份环比增长均不到10%;而北京9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面积和销售额较8月份环比下降两成左右。根据北京市住建委公布的数据,“十一”前六天,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网签套数仅为353套,较去年同期下降了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一线楼市价格却继续走高。中国指数研究院10月1日发布《2015年9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显示,今年9月,深圳、上海、北京新建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8.5%、11.27%和5.63%。
在量跌价升的背后,一线楼市呈现出刚需盘销售单价的上升和新盘**化、豪宅化的趋势。
**认为,一方面,新盘特别是中低价位刚需盘供应减少,进一步刺激了一线楼市的涨价预期。据网易房产数据中心的统计,今年年中以来,北京门头沟、大兴和石景山等原先刚需盘集中的区域,新建住宅的平均单价都已经突破3万元。
记者在北京、上海多个项目看到,目前即使新盘入市,高价盘的占比也越来越大。截至9月中旬,北京单价超过10万元的豪宅签约套数创下历史新高。
另一方面,住宅类土地供应稀缺,房企在一线城市不惜高价拿地,土地价格飙升,带动新建住宅价格继续抬头,并通过价格传导效应向**扩散。今年以来,一线城市频出区域地王,八九月间,北京、上海、福州、苏州、成都等城市,均出现住宅用地楼面地价溢价超过50%的土地出让。
业内人士认为,为追求更***,势必会出现一些**项目,同时拉动周边价格的上涨,但是这种状态能否延续下去有待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