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木偶戏调查

2017-01-09来源 : 互联网

潜山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春秋时期,为皖伯大夫封地,安徽简称皖,即源于此,汉属皖县,晋末属怀宁县,迄于元至治三年(1323)年析置潜山县,县城梅城镇自东汉迄于南宋,13个世纪中有800多年时间为州郡府治所,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皖江文化的发源地,为木偶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深厚的文化底蕴、淳美的民风,造就了本地崇尚文化、酷爱戏曲的人文环境,商业的发展刺激,吴楚文化的交汇传承,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就诞生在这里,并被改编成剧目世代传颂。“雄气灵秀”的天柱山、“薛家岗文化”、“佛教文化”等,使潜山成为滋润戏曲的天然沃土,各类声腔剧种相继扎根在山区并与当地传统文化相互交融之后,木偶黄梅戏应运而生。为申报省市非遗名绿,笔者深入乡村调查了解,记下了万字以上的文字记录,由潜山县文化馆申报的木偶戏已被列为第三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木偶戏又称“菩佬戏”或“扁担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据县志记载,木偶戏在潜山县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清末以来木偶戏风行深受群众喜爱,主要集中在五庙、黄铺一带,凡有祭祀、节庆和民俗活动都要请木偶戏演出,剧目大多为黄梅戏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围,它不是独立的剧种,栖于木偶戏艺人所演唱的声腔,潜山县木偶戏民国前曾唱过高腔、徽调,民国后基本上都是唱黄梅戏。文革期间木偶戏被纳入“四旧”被扫除,艺人停止活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县文化局积极争取对木偶戏艺人登记发证,鼓励他们开展活动。但由于老艺人逐个谢逝,社会观念的转变,经济强势冲击,文化多元化,青年人娱乐取向的不同,观众巨减,使木偶戏生存发生危机,木偶艺术后继乏人,面临着消亡的危险。鉴于此,抢救这一濒危艺术迫在眉睫。县非遗保护中心迎难而上,一方面搜集整理档案资料,一方面组织演出活动,活态传承。它的流布范围在潜、太、怀、岳、桐等五县,但主要流行区在潜山县,约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梅城镇、天柱山镇、水吼镇、王河镇、黄铺镇、黄泥镇、五庙乡、油坝乡、痘姆乡、余井镇、龙潭乡、槎水镇等)。

木偶戏是潜山县仅存的木偶艺术形态,是一种既有民间艺术传统性,又是多种艺术综合的艺术形态,它在流传过程中,也具有相应的木偶角色行当、偶身制作、木偶剧目、演唱音乐、木偶戏台等配套的艺术形式。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