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一种美食叫“一二三” 吗?“一二三”是什么?

2015-04-20来源 : 互联网

你知道有一种美食叫“一二三” 吗?“一二三”是什么?前一个时期去祁门县了解茶叶无公害情况,回肥途中接到绩溪好友李君邀请,于是将车子拐到这座始建于唐代的皖南古城,领略这里的皖风徽韵,也品尝了徽菜发源地的美**华。

绩溪,古属新安郡。徽州、安徽之“徽”,源出于绩溪境内之徽岭、徽溪、大徽村之“徽”。全国八大菜系之一的的徽菜,也源自绩溪。据史书记载,早在宋代,绩溪人就在西京开设酒楼饭庄。明代,绩溪徽厨将民间菜肴推向九州。清代,徽菜伴随徽班进京。近200年来,绩溪人开设在全国14个省的徽菜馆近 500家,从厨者近万人。绩溪被誉为“徽厨之乡”。

绩溪的饭馆大都装璜讲究,建筑古朴典雅,食具细致精巧。我们一行来到县城闹市的一家***酒楼,李君选了临街靠窗的雕花圆桌坐下,吩咐服务员上一桌“一二三”席面。见我不懂,便解释道:一是指“一品锅”,二是指“二臭,即臭桂鱼、毛豆腐”,三是指“石耳、石鸡、石斑鱼”,主菜一共是六样。到了绩溪,如果没吃到这些东西,就不能算吃到了正宗徽菜。李君指着窗下熙熙攘攘的街道、生意兴隆的店铺说道:绩溪人胡适先生曾说过,“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地方只是一个村落。徽州人来了,就开始成立店铺,逐步扩大,把小村落变成小市镇了”。徽州人开的店铺,自然少不了酒楼饭庄,大厨们世代相传,精选山野特产,煎炒烧炖蒸煮烹炸,创制出道道佳肴,形成了善用水*、原汁原味、五味调和、食补食疗并重的皖南特色。

说话间,“一二三”菜品陆续上桌。那“一品锅”比我在祁门乡村野店吃过的更为精致,一只小号的铸铁锅带*上桌,锅上倒扣一只木制闷锅盖,揭开盖来,热气蒸腾,怎一个香字了得。锅内的菜品一层一层叠码上来,从上而下依次为红闷猪肉、鸡蛋饺、夹肉豆腐果、葛粉肉圆、花菇、黄山笋丝、金针菜、干豆角等,堆成宝塔状。李君说,此菜是早有准备的,没有几个小时吃不上嘴。说着他将我拉到靠后院的窗口,让我朝下看。只见后院中竟然有几十个炭炉,每个炉上有一只铸铁锅,扣着木制闷盖,锅里的菜品用小*慢慢地炖,锅内各种山珍的香味与猪肉的鲜香融为一体,散发出一种很特别醇厚的复合香味,催人垂涎。接着上桌的臭桂鱼、毛豆腐、石耳炖鸡、爆炒石鸡、红烧石斑鱼,也都是五味调和、咸淡相宜、嫩软鲜香。尤其那石斑鱼,是从清涧寒潭中捕捞而来,长约10厘米,身体滚圆如梭,细鳞,多脂,带黑斑,甚是美观,一盘约有十多条。此鱼急*烧成,鱼体完整且入味,肉厚刺少,嫩若豆腐。由于产量极少,纵然在绩溪也不是很容易就吃得到的。这次吃到的毛豆腐也与众不同,是将豆腐切成手指粗细的条状,油炸后直接上桌,吃时蘸特制的酱汁,口感外脆里嫩,更加突出豆腐的酵香。

离开绩溪返肥时,我不禁在想,绩溪的这些佳肴,虽然没有鲍翅燕窝龙虾海参,所用原料均取自本山本土,甚至是发酵长毛的豆腐、桂鱼,然而可贵之处就在于自然本色、毫无娇揉做作,以至能化腐朽为神奇。这不正是徽州人“徽骆驼”精神的写照吗?

标签: 美食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