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潜山县天柱山镇大王山的24户村民,2010年10月成立了休闲农业合作社,出资或拿山场、房屋入股分红,使"农家乐"旅游从一家一户的零散模式向专业合作社模式转变,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开发的新路子。在潜山县,农民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的已达5万多人,旅游业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潜山县乡村旅游发展见证了安庆旅游新跨越。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安庆市旅游不断发展,跃上了新台阶。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两项主要指标每年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累计分别达到 6000万人次和400亿元。2010年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936万人次,同比增长31.2%;实现旅游总收入127.6亿元,同比增长30.1%。旅游业呈现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升等特点,在拉动消费、扩大就业、扶贫富民、提升形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竞争力不断增强
这5年,安庆市旅游日益得到重视、产业地位明显得到提升。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3年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建设旅游强市的目标,每年安排专项旅游发展资金,并在引导社会投资、建立协调机制、制定政策措施等方面对旅游业给予支持。大部分县 (市)区和市直相关单位纷纷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上下形成了"**主导、部门协调、企业参与"的旅游发展良好格局。
这5年,安庆市旅游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百亿旅游项目工程"顺利推进,全市旅游产品推陈出新,旅游交通网络通畅便捷,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娱乐和购物场所快速增加,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天柱山跻身国家5A景区,正在冲刺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菱湖风景区、*秀园、五千年文博园、嬉子湖等4个景区成功创建4A景区,安庆市4A以上景区达到7个。5年间,安庆市新增**旅游经济强县4个,全省*佳、**旅游乡镇17个,全省红色旅游县 2个、红色旅游乡镇3个,**旅游餐馆32个。全国工农业**点由2个增加到4个,A级景区由13个增加到37个,**饭店由18家增加到46家,旅行社由54家增加到105家,旅游车船公司由4个增加到11个,**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由12家增加到51家,主要旅游元素成倍增长。
带动力不断增强
这5年,安庆市旅游融合多业发展、产业带动力不断增强。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全市第三产业以及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发挥劳动和智力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为促进社会就业、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到21万人,涌现出一批通过旅游开发脱贫致富的典型。潜山县水吼镇农民创办白马潭漂流,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达1000万元;宜秀区余湾村农家乐已发展到30多家,解决了300多人就业。
这5年,旅游宣传力度加大、城市形象日益提升。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安庆市相继推出"宜人之城一日游"、"皖山皖水黄梅情之旅"等6条旅游精品线路,其中"皖山皖水黄梅情之旅"跻身全省"**"线路。黄梅戏艺术节以及各地举办的桐城文化节、花亭湖山货节、映山红旅游文化月、孔雀东南飞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已成为对外宣传安庆的重要品牌。通过多种媒体宣传、加大推介力度、举办旅游节庆等手段,安庆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同时,通过拓展旅游市场,强化旅游区域合作,促进了安庆旅游"在线、上网",形成了对内对外全面开放的旅游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