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沙河两岸淮北梆子 追溯界首沙河调形成发展

2011-10-13来源 : 互联网

界*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戏曲活动源远流长。界*演出团体经历了从“玩会班”到“家班”、“小窝班”再到戏班直至国有剧团的漫长历程,演出场所经历了从地摊到高台、庙台,进戏园直至现代化群众舞台剧院的发展,其演变轨迹在界*依稀可循。

界*流传*广,影响*大的戏曲剧种是淮北梆子,在界*约有200多年的历史。淮北梆子的前身是沙河调,沙河调“三杰”就在界*演出成名。近一个世纪以来,沙河南北逢集赶会,人们听的是梆子戏,田间地头,人们自娱自乐,不自觉地喊几句梆子腔。梆子戏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淮北梆子原名“沙河调”,又称“高梆”、“土梆子”、“沙河梆子”,20世纪50年代后期定名为“淮北梆剧”,是界*流传的主要剧种之一。

4月28日我前往界*,在界*市文化局长魏灿安排下,我访谈了淮北梆子老艺人朱明章及界*梆剧团团长赵志来。

沙河调的历史起源

沙河调是流行在安徽淮北沙河两岸阜阳等地的一个地方剧种,称谓较多,但多称淮北梆子。据老艺人回忆,沙河调在清康熙年间就已在淮北流行,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关于沙河调的历史渊源,主要有两种认识,一是认为源于界*;二是认为源于河南梆子(也称河南豫剧)。我们先不下定义,不妨先从各种戏曲史料的记载中来认识一二。

认为沙河调源于河南梆子的资料有《界*戏曲史料》、《阜阳地区群众文化志》。

据《界*戏曲史料》载:“界*流行沙河调,距今至少已有150年的历史。对其起源,说法有二:其一认为源于河南,系由河南梆子沿沙河流域传入我省淮北地区,受当地语言、风俗、曲艺等影响而成。其二认为源于当地,系当地民间小调受其他戏曲曲艺影响演变而成。从现有资料看来,无论早期沙河调的声腔、板式、曲牌、锣鼓经,还是早期沙河派的表演方式、伴奏乐器、上演剧目诸方面,都与早期河南梆子极其接近,况沙河调又谓之豫剧四大流派之一(豫东、豫西、祥符、沙河),故第一种说法较为可信。”

据《阜阳地区群众文化志·梆剧》载:“阜阳地区的梆子戏属河南梆子的一个流派——沙河调。晚清时期流行于以周口为中心,上至漯河下至界*、太和、阜阳这段沿沙河两岸的地区故称沙河调。后来发展到淮北广大地区流行。”

然而,对于沙河调源于河南梆子而持不同见解的史料则有《阜阳地区文化志》、《中国戏曲文化》、《江淮戏曲谱》、《阜阳地区志》等史书。

据《阜阳地区文化志·淮北梆子》记载:“淮北梆子,是我区(以前称阜阳地区)地方戏曲剧种。本称‘梆子剧’,群众叫‘高梆’、‘土梆’。其源为秦腔传入阜阳地区,吸收当地流行的坠子翁、灶王戏及民歌小调,经过艺人长期的革新创造,又受到淮北地区乡音土调的影响,逐渐衍化成具有淮北地方特色的沙河调梆子剧种。”

据省文化厅编著的《江淮戏曲谱》一书载:“沙河调,又叫沙河梆子。流行于安徽的西北部沙河两岸。它的唱腔和表演艺术都比较粗犷,通称‘土梆子’或 ‘高梆’。沙河调的起源、发展和形成,无文字可考。据有关资料和老艺人们回忆:远在清乾隆年间,秦腔南流,影响到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在沙河一带的人民也学会唱秦腔,由于方言不同,有所变化。当时,政府对民间戏曲下令禁演。很多班社,散隐农村,偷偷传唱。沙河一带农村,又吸收了‘坠子嗡’、‘灶王戏’及书鼓艺人的演唱,及沙河一带的号子声、叫卖声等,形成了具有沙河一带特色的地方戏曲,人称‘高腔梆子’。清代中期,它已成为比较完整的剧种了,但累遭封建统治者以‘诲淫诲盗,蛊惑人心’为罪名的禁演。有时被逼得只好用‘蒙脸班’演出。就是用布围起来,吹打弹唱者都在布围子内,用木偶代替演员唱戏。当时的‘猴头戏’(‘大头吼’子,又叫‘玩会班’),唱的都是沙河梆子,这样沙河调才得以保存下来。鸦片战争后,‘沙河调’曾有短期繁荣。当时,群众称沙河梆子为‘大戏’。随着捻军兴起,又广泛的在淮北各地城镇流行。”

据《中国戏曲文化·戏剧种类与特点——淮北梆子(沙河调)》一书载:“淮北梆子又称“沙河调”、“沙河梆子”,俗称“土梆子”、“高梆”,是安徽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我国安徽淮北沙河两岸阜阳等地。淮北梆子距今约200多年的历史,是由民间小调受秦腔、乱弹影响发展而成,在清康熙年间就已在淮北流行。”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