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学生观的理论背景

2011-10-20来源 : 互联网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倡导废除旧教育,建立新的教育、活的教育,始终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形成了自己*具特色的学生观。了解陶行知的学生观就须探寻其学生观的理论背景,也就是先生教育思想的源泉。

陶行知关于学**展的论述的理论背景有三。

一.教育哲学背景

与陶行知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变通的过程相对应,他对学**展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

1.扬弃中国传统儒家哲学。陶行知出生于素有“东南邹鲁”之誉的徽州,小时侯又受过私塾教育,中国儒家学说对他的影响极大。加**阳明的教育思想被当时的徽州教育界所推崇,王阳明的教育哲学在他幼年时就留下了烙印。在金陵大学求学时,陶行知信奉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曾署名“知行”发表文章,于1911 年将原名陶文俊改为陶知行。王阳明在论述儿童教育中反对“鞭挞绳缚,苦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月化”。陶行知曾把这一论述译成现代语言:“教育孩子,应该让他自由发展个性,教师只是诱导他们方向就成。如果以为拘束督促,学生看学校如牢狱,看师长如寇仇,勉强装出规矩,养成伪诈顽鄙习气,教他为善,实际迫他为恶。”①当时陶行知在学生学习观上极为推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知行并进”的学说。

尽管后来陶行知体验到王阳明的“公式”“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①在人认识过程中的头足倒置,从而摈弃了这种唯心主义学说。但是陶行知依然认为王阳明对儿童教育的批判是正确的,并且着力主张教育要切乎学生的实际,所以他一直倡导:“要改造学校的教育,使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文化的精华。要革除体罚,改良赶考,注重启发,使小孩接受教育的时候,有求学之乐趣,而无不必要之恐怖与烦恼。”他主张教育要以学生兴趣为主旨:“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②

2.反思西方实用主义哲学。1914年陶行知借资赴美伊利诺大学攻读市政,次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师从美国**教育家杜威和孟禄,为杜威所器重。杜威的教育哲学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陶行知在求学期间,认真研修杜威的名著,接受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把握了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理论和主张。杜威主张学校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自身的社会活动。”②因而学校的中心应该从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转移到儿童中心。

陶行知学习杜威的教育理论,并没有简单抄袭,回国后实际的教育状况使其不断反思。他把杜威的教育理论“翻了半个筋斗”,形成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并发展了杜威的儿童教育思想,提出“儿童的世界要由儿童自己动手去**。我们要停止一切束缚,使儿童可以自由活动,这儿童的世界才有出现的可能。”①

陶行知极为重视儿童教育,认为它是奠定人生的基础教育,他说“小学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提出要“发现”“了解”“信仰”儿童。从这一点来看传承了杜威的思想;他教孩子做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他结合中国普及教育的状况,鼓励儿童发挥自己的作用,“接知如接枝”,“即知即传人”。③这些反映陶行知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超越,是他结合中国国情而**的儿童教育的新思想。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