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魅力中国乡村音乐 黄梅戏的发展历程侧记

2011-10-24来源 : 互联网

黄梅戏,这个从安徽省西南部———安庆地区成长发展起来的中国戏曲艺术之花,虽只有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却在多年央视收视率调查中高居**;不仅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亲切地称之为“*具魅力的中国乡村音乐”;2006年5月23日,被***列入中国*批51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今天,黄梅戏已成为安庆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那么在此之前,它又经历了哪些风雨与彩虹呢?

多灾多难的民间小戏

黄梅戏的发展史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发展、繁荣阶段。其中,从萌芽到发展的阶段,正好是中国历史上*黑暗、*腐败的时期。

一方面,清政府对汉人在政治上歧视,在经济上盘剥,致使大量失地农民沦为手工业者和无产者,为黄梅戏提供了传唱的基本人群。另一方面,作为太平天国主战场的安庆,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遭到了清政府的报复性打击,人民生活更加苦不堪言。在水深火热中,人们需要寻找一种精神寄托和慰藉,而黄梅戏这一地方艺术形式适时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因而在民间以野火燎原之势蔓延。以黄梅戏流传下来的“三十六本大戏、七十二本小戏”为例,其中大部分戏都是悲戏,可见那一时期现实的悲剧可供舞台搬演的素材何其多。因此,黄梅戏成为苦难年代发自人们心灵的哀歌,是苦难人对自己的精神慰藉,也是苦难人对苦难人的精神安慰。即便在小戏中有“王小六系列”、“杨三笑系列”等少量喜剧,那也是人们在痛苦中自嘲,是苦中寻乐。

据了解,黄梅戏在旧社会一直被统治者诬为“花腔淫戏”,剧目常常遭到封杀,艺人流落民间,一边乞讨,一边唱戏。到解放前夕,黄梅戏已“奄奄一息”,在整个黄梅戏流行区,只有寥寥几个戏班子在勉强支撑。

春风吹得黄梅开

真正迎来黄梅戏的辉煌,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戏改”之后。

1951年,中央颁布了“改人、改戏、改制”的戏曲“三改”政策,安庆市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这一方针,使黄梅戏得到了新生。一大批黄梅戏艺人纷纷从各地回到安庆,严凤英就是其中之一。1952年11月,以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为代表的安庆黄梅戏演员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地区第一届文艺汇演,他们带去的黄梅戏传统小戏《打猪草》、《蓝桥汲水》、现代戏《柳树井》、折子戏《路遇》轰动了上海。著名音乐家、时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的贺绿汀在《文汇报》上曾撰文赞美道:“在他们的演出中,我仿佛闻到农村中泥土的气味,闻到了山花的芬芳。”不久之后,黄梅戏也正式被定名为“黄梅戏”。

上海的一炮而红,在全国霎时掀起了黄梅戏旋风。当时的安徽省主要领导为了把黄梅戏打造成全国有影响的大剧种,决定组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53年,严凤英、王少舫等一批优秀黄梅戏人才被抽调到省城合肥,于是在以后的黄梅戏发展中形成了合肥和安庆两个中心。

黄梅戏何以能在解放后的很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究其原因,一是新型知识分子的介入。“戏改”后,不少部队文艺工作者和受过新式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不仅带来了解放区的新的艺术形式,还整理改编了大量黄梅戏传统戏,剔除了糟粕,提升了文学性,由过去“有戏无本”变为“按本演出”。二是建立了“导演制”。以往剧团(戏班子)台下是老板说了算,观众想看什么就演什么,台上是演员说了算,想怎么演就怎么演,因此,一台戏“水词连篇”,各打各的锣,各唱各的调。实行“导演制”后,导演严格按照话剧的舞台规律排戏,要有完整的剧本,要有作曲,要有舞台美术,要有乐队指挥和主音,并且在服装、化妆上都有严格要求,使黄梅戏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新中国的舞台,也为黄梅戏很快走向全国奠定了基础。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