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光村位于休宁县兰田镇北部,座落在风景秀丽的环黄山旅游线——宏儒线上,距世界名山黄山12公里,与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西递接壤,紧邻国家地质公园、道教圣地——齐云山,交通极为便利,具有得天*厚的区位优势。全村232户,人口912人,土地面积1195公顷,林地750公顷,耕地面积514亩,茶园2150亩,境内物产富饶,盛产茶、木、竹、贡菊等。
村庄山环水绕,风光秀丽。素有“天然浴场”之美誉的夹溪河自北往南很从容地在此划下一道弧线,圈出了一块半圆的船形村落。村口水口处,屹立着三棵高达数十米的千年古树,一座穿越时空的古廊桥(淙潭桥)横跨在夹溪河上。周边竹林茂盛,茶园飘香,形成了风光旖旎的“三棵树”景点。村落依山临河内呈扇形展开,一条古街市长有二里叫横街,南北走向,是半圆弧中的弦,为典型的徽派建筑,白墙青瓦,古朴优雅,风韵浓厚,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村,自古就有“小小的休宁县,大大的磻溪街”之说。
如今的隆光人紧抓列入乡村旅游福地和****新农村建设**村的机遇,在党委、**的**下,确立“旅游兴村,资源强村,生态立村,农业稳村”的发展思路,突出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生活宽裕。在福地建设上以“三棵树”景区为**带动全村旅游经济发展,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重新**了桥头护栏和廊桥入口,使古树、古桥、古村融为一体。同时成立农家乐协会,建立隆光村网站,主动外出宣传,主动与旅游网站、**和自驾车旅游组织建立联系,制作大型广告牌、精美画页,积极开展“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购农家物”的活动,推出采茶、摘果、钓鱼、赏花等参与性项目,带动了茶、笋、蕨等绿色土特产品的销售,延伸了旅游生产链;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积极引导农民采制名优茶、**采秋茶、**茶叶机械、竹林垦复等措施,并将菊花从山上引到山下,从田间引到地头,明显促进了农民增收,据统计人均较去年增幅34%。
基础设施建设以挖掘古文化资源,保护徽派古村落,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为原则,以**青石板古街道为**村建设的突破口,根据农情和**,不等不靠,以党员干部带头,旅外人士共同筹集的8000余元捐款为启动资金,创新方式,发动村民按人口出义务工、捐青石板、捐工等不同形式,按照节约、实用、乡土化原则,**了千米古街道,并结合村中道路修建,做到路修到哪里,“三清”工作做到哪里,垃圾桶摆放到哪里,共清理路障28处,搬迁路边露天粪池7个,拆除村委会门口一座80平方米的违章建筑,**改变了磻村街道脏、乱、差,村民文明意识得到逐渐提高。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完成“十**文明户”的评比工作,**开展村校共建,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了农业、电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了新型农民,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文明创建工作。为与磻村古村落相协调,在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徽派风格改建村委会,新建、改建了党员活动室、两委办公室、文化活动中心、村卫生室、计生服务室、村务公开栏、科技之窗等,在村委会门口新建村民休闲广场,夯实了新农村基础。
淳真的民情,古朴的乡风,**的自然风光,已形成了隆光*特的人文与自然景观,极具休闲、度假、避暑和农家乐旅游价值,是开发休闲旅游的良好处所,堪称环大黄山黄金旅游线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