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祁门县芦溪乡充分发掘、保护和利用本地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为开发旅游产业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该乡地处祁门县南大门,与江西省浮梁县一衣带水,现辖区域自元代开始建制。地势东高西低,三支河流穿境入赣,六条公路通往域外,西行40公里可达***地质公园---祁门牯牛降,南驰50公里能至***4A级风景区----江西瑶里。该乡自古人杰地灵,不仅水运便捷,商业繁荣,更因教育发达,人才辈出,为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物质和精神**。
一是傩舞。有着“中国戏曲活化石”美誉的傩舞, 2008年被列为**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该乡现已成立表演专业队,并兴建了傩舞传习所。
二是安茶。**一枝*秀,为祁门红茶的“红茶**”,选料精细,工艺*特,在两广颇负盛名,广东、香港和东南亚地区更是尊它为“圣茶”,两次被评为安徽省**特种茶。
三是龙舟。因三条大河从此经过,为纪念屈原和消灾祈福,端午赛龙舟活动应运而生。近年来,倒湖村、芦溪村先后**龙舟队,赴县进市参加龙舟竞赛。
四是龙灯。自明清以来,为祈盼和庆祝人寿年丰,该乡几乎每年都要举办舞龙灯活动,并常常伴有耍狮子、踩高跷、走旱船、嬉花灯、燃炮竹、放焰*,热闹非凡。
五是古村落。该乡21个自然村中,有14个为古村落,其中千年以上2个,500年以上的有6个,均为汪氏、康氏、郑氏等望族聚集地。
六是古建筑。该乡现有保存完好古祠堂5幢,其中一本堂占地面积在全县*大,报本祠石雕为古徽州一绝,衍正堂为女祠。现有古民居18栋,其中一栋为三层建筑。另有古桥10座、古渡口10处、寺庙1座。
七是历史名人。该乡自宋朝以来,人才辈出,鼎盛时期曾出现过汪氏“祖孙三进士”、康氏“父子三进士”。据史料记载,该乡历史名人67人,其中担任知府以上官职7人。
八是革命老区。该乡21个自然村均为县级革命老区,有红七军团临时指挥部旧址、**祁门地下工委遗址、县级文保单位红军标语,革命烈士史载15人。
自2006年以来,芦溪乡党委、**将“传承徽州傩舞文化,打造中国安茶之乡,推进生态芦溪建设”确定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先后投资160余万元用于文化体育阵地建设、古建筑修缮、文化站免费开发和各项文娱活动的开展。2010年,该乡芦溪村被公布为安徽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村。今年该乡又命名为“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