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年轻人受难去乞讨不忍心”
事情要从去年正月底说起,因为偶然的原因,一块小牌子被挂在位于敬亭山路与站前路交叉口,一家名为“椒王面馆”的门前,上面写着“朋友当你遇到困难,我们会伸出援手,本店免费提供一碗热面。”这里地处火车站、汽车站区域,经常有人钱包被偷,一碗热腾腾的免费面有时候便显得弥足珍贵。
如今,离去年他们挂牌“高调”行善,已经过去一年了,当初的那块小牌子还“坚守”在门口,上面早已经落满了灰尘,但是这盖不住牌子上的温暖字眼。
昨天,闫玉强将他们的“爱心账本”翻给记者看。上面受到过帮助的人,记满了整整9页纸,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原因主要是“被偷了钱包”、“被传销骗过来没钱回家”、“工作没找到,饿了”……
“看到年轻人落难去乞讨,然后换一点吃的,实在不忍心。”左家美说,因此哪怕她已经被“回头来感谢你”忽悠了无数次,仍然会对找上门来的落难者,“给碗面吃”、“给点零钱坐车”、“给家里人打电话”,帮他们想办法渡过难关。
闫玉强的小儿子却有自己的做法,“年轻人好沟通。”他说,如果是年轻人来这里求助,他们除了给东西吃之外,还帮落难者网络上寻找亲朋帮忙、支招去救助站拿一张车票回家。
晨报记者在闫玉强记下的账本上看到,“高调行善”一年以来,爱心人士的捐款达到千余元,免费送出去的拉面就有300多碗,这还不包括给受难者零钱坐车的成本。
面对诸多质疑淡然笑之
自从去年闫玉强夫妇的行为被广为报道后,除了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行动中来,也不乏质疑的声音。
“你这招真高,面馆想不火都不行啊。”这是闫玉强听到的最多的声音,好多人都认为此举是在炒作。对于这些声音,闫玉强和儿子有些怕,“总感觉有人在戳脊梁骨”;但对于左家美来说,“管几十年闲事了,还怕别人说?”一年过去了,他们的“善举”已经被周围人所熟悉。
如今,每周都有人或因为实际受难、或为“试探老板”,来此吃上一碗“免单面条”;更多的是吃完面不要找零的老顾客。
想做“爱心旅社”帮助更多人
对于未来,闫玉强没有太多想法,但是妻子左家美却一直嘀咕着,“要是能做个旅馆就好了。”她说,现在饭店一楼的层高有7米,可以改造成2层,楼下依然是面馆,2楼做成旅馆,平时对外营业,有人求助时,“也可以免费住宿。”但是如今面馆的效益并不好,他们也没有资金和能力做这件事,“现在正想办法筹点钱,只能再等等。”
此外,闫玉强夫妇心中还有一个最大的心愿,那就是给30岁的大儿子找媳妇儿。他们告诉记者,因为买不起房子,如今小儿子结婚后,倒插门住在女方家,但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大儿子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姑娘,这是他们一直搁在心头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