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 月12 日上午,安庆市民杨师傅在长江安庆西门汽车轮渡码头附近江水中,发现一条死亡多日的中华鲟。据初步判断,这条雌性成年中华鲟疑受外力影响致死。目前有关专家对其死因正做进一步鉴定。
5 月12 日上午,在安庆城区西门汽车轮渡码头附近,市民杨师傅游玩时,发现距江岸约三米的水草中,漂着一条大鱼。杨师傅目测,鱼长约一米多,体侧呈青灰色,没有鱼鳞,看着已经死亡。
“有点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杨师傅当即向安庆市有关部门反映了这一情况。辖区安庆市大观区渔政站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证实这条死亡的鱼儿正是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鲟。
作为中国特有物种,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被喻为“水中大熊猫”。由于受水域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以及作为古生物的特殊性,中华鲟一度濒临灭绝状态。
安庆市大观区渔政站李志武告诉记者,在这条中华鲟尸体打捞上岸后,他们发现这是一条雌性成年中华鲟,重约百斤。由于高度腐烂,渔政站初步判断中华鲟至少死亡五天以上。“一条成年中华鲟在这个季节很少自然死亡或病死。”李志武怀疑中华鲟死亡疑受外力影响所致。
昨日,新安晚报记者从渔政站获悉,死亡中华鲟已被封存,有关专家正在鉴定其真正死亡原因,并做科学研究。
本报记者 蒋六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