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月14日,中国发出第一封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揭开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在等待了漫长的7年之后,1994年4月20日,中国与国际的64K Internet信道开通,标志着中国正式全功能联入了国际互联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李京在5月8日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采访时说,从窄带到宽带,从有线到无线,从铜缆到光纤,16年的足迹展现了中国及安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
“记得1994年,50多家教育机构并入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其中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时主要的功能就是收发电子邮件,我记得还是通过命令行的方式进行操控,而且整个科大就一个账号。”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合肥节点主任顾雨民回忆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可以说是安徽省首个接触到互联网的机构,之后才有公众的互联网建设。”
两位互联网资深专家都表示,互联网还会有进一步大发展的机会。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才刚刚开始。“必须得迎接这个变化,不管你愿不愿意。”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四个时期
两位专家称,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分为4个阶段:1、萌芽期(1994~1998年)。运营商为主导,骨干网建成开通,商业互联网萌芽。2、爆发成长期(1998~2002年)。风险投资支撑互联网发展,概念为主,但盈利模式不清。3、快速成长期(2002~2007年)。网络资源快速增长,互联网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快速扩张,商业模式趋向成熟,几大互联网公司成长起来。4、发展与管理并重期(2007~至今),互联网在经济领域的价值开始体现,问题也暴露,互联网发展和管理并重。
而具体到安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安徽电信在1995年开通CHINANET互联网(163窄带互联网),2000年开通ADSL及LAN宽带业务,标志着安徽互联网进入宽带时代。2003年开通WIFI业务。2009年开通FTTH宽带(光纤入户)和3G(EVDO)无线宽带业务。2014年开通4G业务。
自2000年12月安徽诞生第一个宽带用户起,不到三年时间,至2003年3月,安徽电信宽带用户突破10万;2007年1月,安徽电信宽带用户突破100万;2011年12月,安徽电信宽带用户突破500万。
安徽的网络速度也有1999年之前的主流速率14.4K-56K(约0.01M-0.05M)到今天的主流速率20M,并开放家庭宽带50M、100M宽带。
20年互联网历程,从窄带到宽带,从有线到无线,从铜缆到光纤, 16年的足迹,展示了安徽电信奋发图强的进取之路; 16年的创新,让电信宽带速度更快,体验更好。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