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蜀山区2014年幼儿教师公开招聘面试资格复审名单揭晓,考生小敏(化名)发现自己“落榜”,而比她分数低的考生却入围面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记者咨询了相关部门。
今年4月,合肥的小敏报名参加了蜀山区2014年幼儿教师招考,招聘计划共30人。根据招聘公告,考试分ABCDE五组同时进行,由考生自主选报,*终每组录取6人。小敏选报的是E组。
5月中旬,笔试成绩揭晓,小敏考了近63分,综合往年考生成绩分析,小敏自认为考得还不错,可她查阅面试资格复审名单时却没有找到自己名字。
自己实力不济也就算了,可让她颇感意外的是,A组*后一名入围面试的考生笔试成绩还不到56分。
“这也太不公平了,都是一样的卷子,为什么分数较高的反被淘汰?”小敏怎么也想不通。
随后,记者查阅了5月26日公布的合肥市蜀山区2014年公开招聘幼儿园教师面试资格复审公告。按照招生计划1∶3的比例,每组进入面试的考生均为18人,笔试成绩被**到小数点后两位,组内考生成绩极为接近。
而分组对比后记者发现,组与组之间考生成绩悬殊。例如A组*后一位进入面试的考生笔试成绩为55.4分,而E组获得面试资格的*后一位考生笔试成绩为63.6分,这一成绩在A组可并列第三,稳进面试。
一样的考题,因为分组不同,成绩相对高出一截的考生遭到淘汰,这样的考试机制是否有违招聘公告中“**、公开、竞争、择优”的招聘原则?
蜀山区人社局人才人事科邵科长表示,之所以分组选拔,正是为了避免面试环节的不公平。按照邵科长的说法,如果不分组,将会有90名考生进入面试,按照每人15分钟的面试时间算,需要20多个小时,“中间还不包括吃饭休息,考生和考官谁也受不了,而临时分组的话,如何来分是个问题,即使分开了,每组考官的起评分可能差别较大,会带来更大的不公平。为了整体考务公平,只能这样。”
对此,指导此次考试的合肥市人事考试中心考试二部有关负责人称,分组考试是近年来事业单位招考惯用的考试机制,“根据往年的经验,不同组别考生之间的成绩相差不大,这次成绩悬殊确实是没想到的。”
本文摘自(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