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热衷追美剧,结果姐发现时装剧三部中恨不得两部就得发生在纽约……除了《生活大**》背景是加州理工学院,《绝望的主妇》地点是在虚构的不知哪个州的城郊美景镇,剩下时装剧慢慢数:《广告狂人》是上世纪60年代广告业**年代的纽约,《欲望都市》是30-40岁的都市中产单身女人的纽约,《丑女贝蒂》是20出头皇后区墨西哥裔灰姑娘的纽约,《绯闻女孩》是16-20岁曼哈顿区上流社会俊男美女的纽约,近期大爱的《破产姐妹》是25岁布鲁克林区*丝妹奋斗的纽约……
这一路看下来,不仅英文听力(尤其是骂人和各种暗语双关的巧妙荤磕儿)大为长进,更是对米国人的社会人生有点初步的感知。比如:住在曼哈顿的一定是有权有*的上流社会,像《Gossip Girls》里的Queen S和Queen B,工作在曼哈顿但住在其他区的应该是中产人士,比如《Sex and The City》里的女律师Miranda,已经是律所合伙人了但是有一大家子要养活只好在布鲁克林买大房子;或者是刚开始奋斗的小白领,比如住在皇后区挤地铁去曼哈顿**时尚杂志社上班的丑女贝蒂。如果工作生活都在布鲁克林的话,就只能算作“*丝”阶层了,比如《破产姐妹》中的餐厅的一众活宝们。
地球人都知道,New York是美国*大人口*多的的城市。所谓纽约就是新约克,显然是英国人拿他们的约克郡起的名字,东海岸城市移民历史悠久自然人文积淀会更丰富,各民族大熔炉的纽约也是*能体现美国精神的城市。况且纽约是**金融中心并美国**大港,多元的经济必定导致多种族多阶层人共存,况且城市又够大,地标性建筑多,纽约那些地标性地点——**公园、帝国大厦顶楼、**车站、大都会博物馆……反复出现在各部美剧中。按我们讲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纽约**是一个**的美剧大舞台,有各阶层人物演绎他们的悲喜人生美国梦,也有足够的社会背景矛盾冲突支持故事的发展。
美剧控有多种追剧的初衷,有的是为了提高英文,比如那些《老友记》10季反复看多遍的;有的是追求重口味,比如追《斯巴达》、《行尸走肉》的……单说想提高英文并想了解美式价值观和文化的,这些发生地在纽约的热门剧*贴近现实,对话幽默,*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