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弩梵钟(明教寺)

2014-09-06来源 : 互联网

教弩梵钟(明教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淮河路东段北侧,逍遥津公园之南,明教寺俗称“曹操点将台”。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的明教寺即耸立在高5米,面积4260平方米的“古教弩台”。

史载,三国鼎立时期,魏主曹操四次到达合肥,临阵指挥,筑此高台教练强弩兵将,以御东吴水军,迄今为止已有1700多年历史。教弩台高4.3米,面积3800平方米,呈正方形。台上有屋上井、听松阁两处古迹。屋上井以超过民房屋脊得名,为当时曹军将士饮水之源。听松阁是曹操“望敌情、运筹帷幄、纳凉休息”之所。周围松拍挺拔,浓荫蔽日。后被誉为庐阳八景之一的“教弩松荫”即此。

梁武帝时又在台上建有铁佛寺。唐大历年间又重修扩建,定名明教院,至明代改为明教寺。后毁于战火。现在的明教寺,耸立台上,雄伟壮观,乃清光绪十一年太平天国遗老袁宏谟云游募化,按原样重建而得。明教寺现为全国重点寺庙,由佛殿、藏经阁、西厢园三部分组成。殿分正殿和后殿,有佛像三十多尊。大雄宝殿飞檐翘角,风铃叮铛,殿脊高耸一巨大锡葫芦,银光闪耀,直刺云天,显示了我国佛教寺宇威严庄重的建筑特色。寺内钟鼓齐鸣,梵音缭绕,充满了神奇的宗教色彩。

唐大历年间于废墟中挖得丈八高铁佛一尊,庐州刺史裴绢奏闻朝廷;代宗皇帝李豫诏令重建寺庙,定名“明教院”。明代以后,称“明教寺”,沿用至今。现尚存“大雄宝殿”、“屋上井”和“听松阁”等名胜古迹。相传“古教弩台”上,昔日松树成荫,松涛有声,寺僧建阁,取名“听松”,于是“教弩松荫”之誉,被称为庐阳八景之一。阁上撰有楹联:“教弩耸高台不为炎刘消劫难,听松来远客谁从古佛识真如”。“屋上井”,以井口高于“教弩台”下民房屋脊而得名,井口石井栏上刻有“泰始四年殿中司马夏侯胜造”隶书12字,为公268年遗迹。井栏口遗下汲水绳磨成的23条深沟,堪为千年历史之见证。

唐人吴资诗云:“曹公教弩台,今为比丘寺。东门小河桥,曾飞吴主骑。”道出了“教弩台”与“明教寺”的历史关系。“明教寺”屡经兴废,至清咸丰三年(1854年)复毁于战火。同治初年,太平天国将领袁宏谟于太平军失败之后,慨然出家于紫蓬山西庐寺,取法号通圆。明教寺是西庐寺的下院,属禅宗临济派,远代祖师谱已失无稽,通圆驻锡明教寺后,寺宇破残不堪,立愿重修旧观。他浪迹天涯,经过十多年的苦行募化,于光绪十一年(1886年)夙愿终偿。现在的大雄宝殿后殿即为当年的建筑,也是寺庙的主体建筑。

明教寺继通圆之后,有学道、赛陀、精慈、三根、梦东、藏印、妙友等和尚住持,对寺院建设和弘扬佛法均有诸多贡献。

学道,浙江湖州人,其文才出众,佛学造诣精湛,为求悟增慧,曾多次赴名山大刹参学。据浙江普陀山文史馆保存的《光绪皇帝御批碑文》记载:“光绪二十五年,安徽省合肥县明教寺住持僧人学道,请领藏经,维时因龙藏经无存,其版片在柏林寺,尚属全备尼衙门奏明,由请经人自赴柏林寺刷印。”据传明教寺最早收藏的一部《康熙龙藏经》即为学道从北京柏林寺拓印的版本。辛亥革命期间,不道感于人间佛教旨在弘扬佛法,于是离开明教寺去南京楼霞寺拜谒曼殊大师,经推荐到金陵刻经处担任编撰工作,刻印佛学书籍,广为流传。

赛陀,湖北黄石人,师从通圆法师;驻锡明教寺,做苦行僧,浪迹天涯,十方募化,三年归,筹资甚丰,为完善庙设施,惨淡经营,先后为全堂佛像装金,增置钟鼎法器,兴建禅堂甫定,于1915年再次北上募化,在化缘于皖系军伐段祺瑞时,陈述寺院建设事,因段祺瑞本为合肥人,且信佛虔诚,遂赠与功德银洋五百元及日本大正《大藏经》一部。自此,明教寺在建制规模上,佛、法、僧三宝齐备,千年古刹,更见庄严。

梦东,安徽岳西人,他在任朝间先后举行过三次传戒,一次为幽冥戒,一次十戒,一次五戒,三次受戒的四序大众共五百余人,堪称为一代法事活动的宗师。

藏印,安徽亳州人。1938年春,日寇进攻合肥,国民党不战而逃,城内死于炮火的黎民百姓,尸横街坊,惨不忍睹。藏印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不避艰险,会同红+字会,组织人力,收尸掩埋,据统计在半个月内共埋尸千余具。合肥沦陷后,1939年日军派“日莲宗”和尚衙藤春海进驻明教寺,成立所谓“新亚佛教会合肥支会”,自命为会长,对合肥地区的佛教进行奴化统治,采取威胁利诱手段,挟藏印出任傀儡副联,藏印激于民族气节,不甘屈辱,遂以身殉国殉教,消息传出后,全城有识之士义愤填膺,纷纷组织悼念活动,激起敌后抗日怒潮。

1949年后,党和政府曾拔款维修明教寺,安顿僧人生活,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然而一场“文革”浩劫摧毁了这一祥和景象,明教寺除殿宇幸存外,佛经佛像及佛教设施均毁于一旦,僧人被监管,寺院变成红衙兵司令部,继之寺院被外单位进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拔乱反正,落实政策,寺院归还僧人管理,政府又拔专款38万元,进行修整。经当时的省委书记万里出面与北京市有关部门磋商,北京市有关方面赠送明朝铜佛五尊,寺内自筹资金添制观音、地藏、罗汉等樟木佛像32尊并全部装金,还配制了佛龛、法器、楹联、宝鼎等基础设施。此外,还订购了《中华大藏经》一部,最近,台湾佛教界赠送影印版《大藏经》两部,明教寺现为安徽省佛教协会所在地。

1949年后,懒悟法师任明教寺监院,他悟性过人,多才多艺,出家后除潜心钻研佛学哲理外,勤攻书画,技艺日臻精湛。其山水画初学四王,晚年致力于石涛、石溪的技法,直逼云林,深受当代画坛赞誉。1969年懒悟于合肥月潭庵圆寂,终年69岁。

明教寺现在僧人20名,在方丈妙安法师带领下,制定了寺院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妙安法师鉴于佛教事业继往开来的长远需要,从1982年起先后输送僧徒十多人到各级僧伽培训班和佛学院校深造,提高他们的素质,充实了佛教的僧才资源,如今,明教寺的设施和体制已初具规模,佛、法、僧三宝齐备,千年古刹,又现辉煌。

1995年合肥市开展“十景”评選活动。经多轮筛選,原庐阳八景的“教弩松荫”榜上有名,改称“教弩梵钟”,被列为合肥的新十景之一。这一改动,深孚众望,因为从人文景观的内涵来谈。教弩台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明教寺则为国家重点开放寺院,把教弩台的史迹和明教寺的梵钟,两者合二为一,古今兼顾,相得益彰。

现在的明教寺,耸立台上,雄伟壮观,乃清光绪十一年太平天国遗老袁宏谟云游募化,按原样重建而得。明教寺现为全国重点寺庙,由佛殿、藏经阁、西厢园三部分组成。殿分正殿和后殿,有佛像三十多尊。大雄宝殿飞檐翘角,风铃叮铛,殿脊高耸一巨大锡葫芦,银光闪耀,直刺云天,显示了我国佛教寺宇威严庄重的建筑特色。寺内钟鼓齐鸣,梵音缭绕,充满了神奇的宗教色彩。

教弩梵钟(明教寺)交通线路

可乘坐公交1、2、3、46、101、102、106、115、118、119、128、132、134、136、168路到达。

教弩梵钟(明教寺)门票价格

门票:10元/人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