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魏玛 穿越古典

2014-09-17来源 : 互联网

小城大气象

人们公认德国人严谨、严肃、严格,汽车文化就是德国人精神的一种反映和象征。其实,在哲学、音乐、建筑、文学、戏剧、宗教等人文领域,德国更是“出产”巅峰级大师的国度。若想通过旅行对此领略一二,魏玛就不能不去。

精华的都是浓缩的,魏玛就是小而美的文化之城。地处原东德地区的魏玛人口不过数万,却沉淀无数德国文化遗产、交织着无数名人故事。魏玛代表古典文化的传统,所谓“德国的雅典”,对德国的文学、音乐、建筑、宗教、政治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魏玛的古城区可谓花园城市,面积不大,步行是最好的游览方式。带我们漫步魏玛街巷的Anne一身时髦打扮,虽然已是雪花飘飘的圣诞时节,她仍是灰黑裹腿袜配短裙,小皮鞋哒哒哒敲击着老城的石板路。这个出生于德国北部的姑娘,因为太热爱文化积淀深厚的魏玛而搬到这里,以自由职业人的身份感受、探究魏玛。

“古典魏玛”1998年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游览魏玛,是不以景点为单位的,因为整个古城几乎每栋建筑、每个街角都有故事可说。这里是某名人故居,那幢人字形山墙的砖木结构建筑是城市现存最古老的书店……老建筑、石头路、马车,如果没有偶尔驶过的汽车,当真会以为走在中世纪的魏玛。

龙应台在《小城魏玛》中说:魏玛是一个安静朴素的小城,商店里卖着各形各色歌德和席勒的纪念品。没有剑将出鞘的隐隐光芒,没有蠢蠢欲动的燥热不安,看不出它曾经撼动世界。

感受古典文化脉动

的确,魏玛城区始终延续着它最辉煌时期的建筑格局和风格,中心城区基本维持了歌德时期原貌,安静低调。同时,魏玛也并没有因为拥有那么多世界遗产而把整个城市封存。Anne讲解说,在古建筑保护方面,魏玛的方针是,作为博物馆使用的建筑严格保持原貌,建筑、室内陈设和相关文物作为一个整体,以展示当时文化名人的生活和魏玛的文化风采。政府鼓励一些老式建筑在不改变原来外形的情况下,改变功用以满足市民需要。

临近圣诞是魏玛一年中难得的街头被点缀上艳丽色彩的时候。圣诞集市开设在老城的广场、街道,旋转木马、圣诞礼品、烤肠红酒、欢快乐音,都让这个古典沉静的文化小城交揉出另一种感染力。

魏玛的古典气息离不开文化巨人。歌德、席勒、赫尔德、巴赫、李斯特、维兰德、尼采……

1999年,欧盟把魏玛定为欧洲的文化之都,这一年是歌德诞生250周年。在魏玛,歌德如同空气,无处不在:歌德故居、歌德博物馆、歌德塑像、歌德广场、歌德花园,甚至还有歌德树。歌德和席勒一起在魏玛推进了狂飙突进运动,使德国文化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魏玛一时间吸引了四方才俊,成了当之无愧的德国文化中心。

歌德故居是一幢两层的巴洛克风格的房子。歌德从1775年26岁时受公爵之邀到魏玛担任大臣,直到1832年去世,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这。地板还是木质的,踩上去咯吱作响。楼梯盘旋,客厅、餐厅、起居室、工作室,一进一进的,每个房间都刷成地中海情调的不同颜色。会客室很宽敞,一台三角钢琴十分醒目,Anne说当年德国以及欧洲各国的作家、诗人、戏剧家等不断慕名来访,这架钢琴就是主宾一起举行音乐沙龙用的。工作间陈设很简单,木桌、鹅毛笔、书架,让人自然联想到歌德的写作状态,《浮士德》就是在这里完成的。故居藏书室完好保存着6000多本发黄的书籍,不过只能隔着栅栏看,据说这里的图书来自世界各地,包括由当时的教会翻译过来的中国的小说。歌德喜欢收藏艺术品,许多房间的墙壁上悬挂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屋角、书架上是姿态各异的雕塑、瓷器等艺术品。

歌德的浪漫生活离不开一箭之隔的伊尔姆河畔公园,他在这里的花园别墅是魏玛公爵送的礼物,当年,这个公园就是歌德和红颜知己冯斯泰恩夫人相会言欢的所在。伊尔姆公园入口处还有天才音乐家李斯特的故居。在没完没了的巡回演出之余,李斯特选择在魏玛定居,他担任宫廷乐长,在这里创作了杰出的《但丁交响曲》和《浮士德交响曲》等音乐作品,还指挥了同时代作曲家瓦格纳、舒曼、柏辽兹和他自己作品的演出,使魏玛无可争议地成为当时欧洲的音乐中心。如今这所淡黄色故居和露天庭院开放为李斯特故居博物馆。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