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
职业:企业高层
爱好:马拉松、旅游、美食
一群身穿运动装的人在围观什么?只见67块形状各异颜色多彩的奖牌有序地排列在展台上,凑近仔细一瞧,原是来自欧洲、澳洲、亚洲等世界各地的马拉松比赛所得,奖牌主人麦子说:“我的目标是:有生之年,在100个不同的城市完成全程马拉松!”这是记者前两天在广州体博会上看到的一幕。
别想太多,跑起来
很多人会问麦子,要实现这个目标得花费多少金钱与时间啊?工作忙哪有那么多的时间这么来回跑。麦子却不以为然。俗话说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参加比赛不需要很多时间,有时一个周末就能解决,他把这种周末称为“马拉松周末”。“像我之前要去澳洲参加一场国际马拉松比赛,在不耽误上班前提下,我可以周五下午一下班就赶往机场,到了澳洲还可以休息一下,或是去熟悉下场地。也可以周六早上再出发,等比赛结束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回来。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完全可以顺便开始一场旅行,只要有这份心,没有什么不可以。”至于花销,麦子俏皮地说道:“每天大念 All money go my home 七七四十九遍,就不用担心不够钱啦。”其实有些比赛的花销并不会很多,像他之前去台北参加比赛,买南航的机票来回也就1500元左右,若还是觉得钱不够怎么办?那就存呗!存到够为止。做一件事情觉得这是值得的有意义的,那钱就不是个问题。
没有奇迹,只有累积
五年来,麦子一共跑下来21个国家52个城市共67场比赛,除了去年六盘水的比赛没有拿到奖牌。这也许是个遗憾,但麦子回想起来,这不也是个经历吗?他仔细总结了那次比赛的不足和经验,虽然不能实现大满贯,但这也不失为一次好的历练。他开始学着循序渐进,有效地进行锻炼,保持月跑量在150至200公里,坚持正常的作息和合理的饮食,有时太累也会让自己的身体休息几天,再继续跑。对于他的目标,他已然计划好了:平均每年跑4-5个不同的地方,20-25年可达成,40岁开始也不晚。就这样,不一样的42.195公里还在继续……
做一个严肃的欢乐跑者
有人会觉得,马拉松是多么枯燥的运动,是什么让他坚持了五年跑遍各国去参加。对他来说跑马拉松是不用“坚持”的事儿,因为这就是一种享受,享受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儿怎么用得着坚持呢?“我喜欢造访不同的城市,而参加一场马拉松,是认识一个城市的最好方式。”对自己的身体保持严肃的态度,不运动过量,也不松懈训练。用自己能力范围内消费得起的运动装备,如专业跑步鞋、GPS多功能手表等。在这个过程中享受比赛带来的快乐,但不以牺牲身体为代价。这就是麦子的马拉松信念,他也有自己的一套原则,这五年来他一直秉承这一信念,做一个严肃的快乐跑者,然后,享受其中。
◇问答
南方日报:如何安排旅行计划?
麦子:我曾经两次报名参加欧洲的一个马拉松比赛,但因为工作原因实在请不到假,不得已放弃参加。然而终于在今年有时间可以参加,所以合理地安排时间是十分重要的,一定在平衡好工作与比赛的前提下。总的来说,机票、酒店、饮食、安全都是要提前注意的问题。
南方日报:要如何做到跑得专业?
麦子:在比赛过程中保持匀速是最省体力的,有些比赛会配有配速员,俗称兔子,但也别过分依赖兔子,有时他们还没自己靠谱。有些比赛的里程牌也是不靠谱的,遇过一次场地误差有三公里的。所以信自己,信GPS手表。除了关注体能和跑姿外,心率是跑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一切不以心率量化的跑步都是耍流氓,减肥也不例外。
南方日报:一场欢乐的马拉松比赛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麦子: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湿度不高,有点阴云是最好的天气情况。赛道平且宽敞,跑者跑起来也比较容易出成绩,像是之前参加日本的几场比赛,是我感觉比较愉快的比赛经历。在开始的十公里赛道是下坡的,之后的都是平的,且道路宽敞,加上组委会严谨的组织,话说日本承办马拉松仅短短几年,但不得不说他们组委会的用心和专业是很多国家或地区所比不上的。他们会在赛场附近每隔五百米左右就有人举赛牌,方便参赛选手找到位置。还有广州供水台的分散分布,避免了参赛者挤推前去喝水。芝加哥的比赛不止提供水,还有能量胶,这在我参加这么多场比赛中是少有的。纽约观众热情是我难以忘怀的,他们的热情呼唤会让你根本无法停下脚步,激励你一直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