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老教师义务为烈士守墓50多年

2014-10-08来源 : 互联网

9月30日上午,在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举行的首个烈士纪念日烈士公祭活动上,一位老人一边擦拭着墓碑,一边喃喃自语,在一座墓碑前久久不愿离去。他就是义务守护烈士墓52年之久的王山泉老人。

出生于1939年的王山泉,打小生活在泾县云岭镇银峰村,这里也是新四军老一团政治处和临时医务所所在地。抗战胜利了,一部分新四军战士却永远留在了银峰村,他们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对于这些长眠在此的烈士,王山泉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感恩之情。

1960年,王山泉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后因教学需要多次调动,最终又回到了银峰小学。

“回家乡我很高兴,因为这里有我很重要的‘老朋友’。 ”王山泉口中的“老朋友”,是指葬在此处的先烈们。为了缅怀这些烈士,他在课堂上把自己有关抗战的记忆传递给一代又一代学生,在清明节带着孩子们一起祭扫先烈。每逢冬至、春节,王山泉都会来到烈士墓前守护英魂……

1962年清明节,王山泉带着学生们去祭扫烈士汤永新墓。路过当地岭脚村时,村民告诉他:“我们村后山坳里面也有两座烈士墓,但从来没有人去祭扫。 ”

王山泉仔细向村民打听两座墓的具体位置,找到了烈士墓。经过细致的清理,两座烈士墓露出了原貌,其中一座碑文写着:“诸锦麟,江苏南通人,生年二十一岁,新四军一团政治处。 ”另一座则是无名烈士之墓。

“我最为敬佩的是先烈诸锦麟。我发现他的墓时也是20岁出头,而他在这个年纪已经为国捐躯。 ”王山泉说。

今年6月份,王山泉总是在做一个梦:诸锦麟烈士的墓被盗了!当75岁高龄的他走到墓前,看着安然无恙的“老朋友”,才长舒了一口气。但是,他也开始意识到了一个难题:“自己老了,这守墓的任务该交给谁呢? ”

王山泉想到了民政部门,把自己的疑虑写在一封信上,交到县民政局副局长朱永宁手中。民政部门经实地核实,决定将两座烈士墓列入“慰烈工程”散葬烈士墓集中迁葬计划,最终迁至皖南事变烈士陵园集中保护。

9月17日,是烈士诸锦麟和无名烈士的迁葬日,王山泉一大早来到烈士墓前和“老朋友”道别。在墓前,王山泉噙着泪水诵读了自己写的《移墓致辞》和一首《满江红》。

让王山泉欣慰的是,党和政府没有忘记这些先烈,今年又设立“烈士纪念日”。“趁着我现在还能走得动,我还会去烈士陵园看望他们,哪怕他们的墓已经很干净了,我还会撑着这把老骨头去给他们扫墓! ”王山泉说。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