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基金会不愿晒家底

2014-10-14来源 : 互联网

基金会作为公益慈善力量的生力军,在社会救助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据省民政厅2013年度报告,我省省属60家基金会总资产达10.27亿元,普遍存在收入、公益支出、透明度偏低等症结,部分基金会连续两年未参加年检。

多数基金会“缺钱”

近日,合肥市关爱环卫工人基金会举行捐资助学爱心款发放仪式,36名家境困难的环卫工子女接受每人3000元的捐赠。然而记者发现,受助对象仅限本科院校录取人员,不含家境困难的大专生。

“我们也想扩大捐助覆盖面,可是基金会户头金额有限。”该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基金会户头余额为210多万,作为非公募基金会,不能公开募集资金,只能被动接受捐助,200万元注册资金不敢轻易动用,否则通过不了年检。也就是说,可用资金仅为十多万元。

记者了解到,合肥市关爱环卫工人基金会成立于2011年8月,由合肥一家企业捐资成立。去年,该基金会曾因资金短缺未能正常开展公益项目。

合肥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作为公募基金会,注册资金为400万元,自1994年成立以来,因收入有限,不得已多次动用注册资金,曾公开“喊渴”。

“基金会收入偏低,这是不争的事实。”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张亚平告诉记者,根据2013年度基金会检查结果,我省多数基金会在运作公益项目时资金不足,收入不稳定,可持续发展和公益资助能力较差,导致公益支出普遍较低,有的甚至达不到规定的公益支出比例。

收支账目雾里看花

除资金短缺外,我省基金会透明度偏低现象较为突出。记者查询了解到,省属60家基金会中,开通专门网站公布收支明细的寥寥无几,每年收入多少,开展了哪些公益项目,钱花哪去了,无从查起。

“我们要求基金会每年必须参加年检,接受登记注册单位的审验,同时要求通过媒体平台,将收支信息对外公布,接受公众监督。”张亚平告诉记者,从去年来看,省属60家基金会中,5家基金会未按要求参加年检,其中4家连续两年未参检,收支状况不明。

据了解,未参检5家基金会分别为安徽省建中教育发展基金会、安徽省徐悲鸿教育基金会、安徽省善济公益基金会、安徽省赵朴初公益基金会、安徽省太和保兴助学基金会,前4家连续两年未参检。

记者联系上安徽省太和保兴助学基金会,该基金会秘书长王征表示,之所以没能按要求参检,是因为200万元的注册资金出现缺额,“捐资发起方是家民营企业,很难保证户头上每年年检时都有200万元固定资金,因此就主动放弃了年检,但我们的助学活动从未间断。”

对于4家连续两年均未参检的基金会,张亚平表示,其中有因法人涉案致使年检缺席的,如安徽省建中教育发展基金会;也有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组织机构变更无法联系的,如安徽省徐悲鸿教育基金会。

同时,记者了解到,近八成基金会年检后并未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要求,将年度工作报告在媒体上予以公布。

提升透明度可治本

负责年检的民政部门分析,基金会户头吃紧与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发起方认识存在误区有很大关系。

“无论是公募基金会还是非公募基金会,政府都有义务进行补助。”张亚平说,基金会的收入通常包括社会捐赠、政府补助、投资收益及其他,其中以社会捐赠为主要来源。

而对于占我省基金会近七成的非公募基金会来说,因不具备公开募集资金的手段,往往只能被动接受捐赠,致使户头资金余额长期不足,无法很好地履行公益职能。此时,地方政府应主动作为,伸出援手。

合肥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基金会投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不断补充,发起方要有长期投入的思想准备,同时要做到科学管理,使其保值增值。

在张亚平看来,账目不够公开透明也是造成基金会户头吃紧的重要原因,“让公众看得见,这才是治本之策。”张亚平说,就基金会内部而言,应成立必要的监督机构,如监事会。建立完善信息公开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基金会建设独立网站。所有基金会必须按时参加年检,年度检查报告及时对外公布。

对于年检基本合格和未参检的基金会,省民政厅民管局已责令整改,对于连续两年未参检的基金会,省民政厅民管局将作出撤销的行政处罚。对于撤销的基金会,张亚平表示将进行账目清算,户头剩余资金注入同类基金会,防止公益资金流失。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