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说,上海的创业环境和条件正变得越来越好,眼下更多不同类型的创客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让创业者能够各取所需,找到志同道合的创新圈子。每个星期都会有上百个项目找到我,希望能给些意见或帮忙搭台把脉,这说明现在创业的人多了,大家都更关注创新这点事了。
我自己10年前开始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时候,几乎踩遍了初创团队在这条路上所能遇到的“坑”——关键时刻的**瓶颈、被模仿者后来居上、新模式时机没找对……在我看来,创新是不断试错,甚至是群体试错的过程,因此重复性创业者的经验非常宝贵。
话说回来,试错也不能“任性”,互联网市场本身发展得太快,每天想要进来的创业者越来越多,不少准创业者并不适宜走上真正的创业路,尊重创新创业的规律,用市场化的手段及早筛选淘汰未必是坏事。
因此,创业的逻辑要建立在多元文化、开放生态、商业理念和先进科技的基础上,**要减少干预,还原市场的活力,降低创业成本,优化创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