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创业暴富人物大盘点

2016-04-03来源 : 互联网

近年来,先富人群热衷投资移民,阶层固化的背景下,郭美美式的“傍傍族”层出不穷,公务员热和国企热大行其道……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人们似乎对个人奋斗获取****那么热衷。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机会,似乎能够唤醒我们曾经拥有的**。

一、吃螃蟹的小贩投机倒把年代

时间:1980年代初

群体:城镇无业青年

在上世纪80年代,被称作投机倒把份子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大多数居住在城镇,**单位对他们大门紧闭,为了谋生,只能游走于“法律”的边缘,靠干个体户、小商贩获取翻身的机会。

代表人物:年广久

安徽省芜湖人年广久是这一时代的****,年广久曾对媒体回忆:“我从小家庭特别困难,又没有班上,我也不识字,只能靠做小生意谋生活,贩鱼说我是投机倒把,把我抓了。”年广久曾三次入狱,其罪名分别为“投机倒把罪”、“牛鬼蛇神”、“流氓罪”;又三次被高层点名释放。

主要业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年广久靠炒瓜子成为****。

二、农民翻身乡镇企业崛起

时间:1980年代末

群体:农村干部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和**对于农民**的管制放松,以村干部为*的农民靠集资搞起了乡镇企业,农民企业家群体出现。

代表人物:吴仁宝

1969年,“胆大包天”的原江苏省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抽调了20人在村里偷偷办起了小五金厂,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带领华西村民突飞猛进地建厂,从钢铁、毛纺,再到冶金,等等。到1988年,华西村的经济呈现出以第二产业为主体,**、三产业为两翼的多元化格局。

主要业绩:1988年,华西年产值超过1亿元。

三、机关干部的野蛮生长下海淘金

时间: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

群体: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国企人员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是低效率和“亏损”的代名词,混机关的干部群体也不甘于寂寞,为此,一大批有**精神的人士选择离开体制内“下海”经商。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之后,在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国企人员“下海”经商成为热潮。据人事部统计,1992年,辞官下海者12万人,不辞官却投身商海的人超过1000万人。

代表人物:潘石屹

1988年,海南从广东省的一个地级行政区摇身一变成为中国的第31个省级行政区,也从一个“海外孤岛”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标签: 创业暴富人物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