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安徽

2011-09-14来源 : 互联网

1966年5月16日,《*******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下达,“*****”开始。按照《五·一六通知》精神,**安徽省委决定成立省委文化革命小组,李葆华任组长,部署了全省的“*****”运动。但随着全国“*****”的逐步深入,安徽高等院校开始动荡不安,红卫兵运动兴起,继之,“*****”的**进一步蔓延到工矿、农村。到1966年底,安徽局势日益混乱,省、专、县各级**人都处于朝不保夕的惶恐之中。

1967年,上海刮起了夺权风暴。1月26日,合肥地区19个造反派组织进驻省委、省人委机关,宣布夺了省委、省人委的党、政、财、文大权,成立了“安徽省革命造反总指挥部”。此后,全省各地、各单位都仿效“一·二六”夺权做法,造反派全面夺权和罢官。但安徽在“一·二六”夺权后,“造反派”内部产生了分歧和冲突,**由局部性发展到全局性。1967年3月27日,**决定对安徽省实行军事管制。

6月起,全省局势进一步恶化。在江青“文攻武卫”的煽动下,各地尤其是合肥、安庆、淮南、芜湖、蚌埠等地相继发生大规模武斗,全省陷入全面内战之中。8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6408部队奉命进驻安徽“支左”,制止武斗,组织生产。1968年4月18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成立。6月开始全面清理阶级队伍,又造成了大批冤假错案。11月,**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党员代表会议在合肥召开。

在毛泽东几次提出“解放干部”后,安徽的一些**干部逐渐恢复工作,有些还参加了“三结合”**班子。到1969年底,安徽全省原副县级以上干部已解放的达到80%左右。

但在这期间开展的“斗、批、改”运动将极“左”政策强行推向基层。结果,学校下迁农村、知识分子和干部下放劳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农村开展的“斗、批、改”运动,也使不少干部、群众受到了批判和斗争。1970年8月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运动后,安徽省革委会提出了“学大寨、赶郭庄,抓淮北、促全省”的口号。萧县郭庄大队充当了“安徽的大寨”角色。70年代初,安徽又出现“钢铁翻番”、“大打矿山之仗”的热潮,造成了国民经济失调,但不久得到纠正。

1971年1月15日至20日,**安徽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安徽省第三届委员会,李德生为第一书记,宋佩璋为省委书记。到6月底,全省所有地、市、县全部召开了党代会,建立了党委。至此,因“一月夺权风暴”而停止活动的省、地、市、县党的**机构重新恢复,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日常工作,提出要批判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安徽国民经济出现新的转机。但安徽同全国一样,1974年开展的所谓“批林批孔”运动、1975年开展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学习,再次搅乱人们的思想。

但1975年邓小平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后开始了全面整顿,安徽也对各条战线进行了整顿,打击了歪风邪气,混乱局面有了较大的好转,国民经济出现了好势头。5月22日,宋佩璋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1月下旬,“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开始后,持续9个多月的全面整顿工作为之中断,社会秩序再度陷入混乱,国民经济又一次受到严重冲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