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拿出近亿元保护和建设9个历史文化街区和古村,真可谓一新创举。”近日,身居澳大利亚的皖籍侨胞吴先生写的信辗转来到本报。他看到由本报编辑制作、在澳洲发行的《魅力安徽》专版中的“寻访安徽老街古村”系列文章后,心情激动,盛赞家乡的大变化。
这位侨胞名叫吴嘉椿,祖籍黄山市屯溪区。虽身在异国,老先生却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变化和发展,阅读《魅力安徽》就成了老先生了解家乡的重要信息渠道。在今年9月第84期《魅力安徽》专版上,刊登了安徽省发改委将屯溪老街、亳州北关区等九个历史文化街区和古村列入专款保护规划的消息,以及本报记者现场探访的系列文章。看到家乡历史文化和经济上的新变化,老先生精神振奋,他在信中写道:“一个省在近二年的时间里拿出近亿元来为九个历史文化街区和古村搞建设、保护,这是一个新的创举,也是一个新的**。对这九个历史文化街区和古村来说,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对于我们海外赤子也是莫大的鼓舞和光荣。”
家乡人在发展中不断受益的消息,更让老先生兴奋不已。他在信中写道:“今年西递村光旅游收入就可达2000万元,村里每幢古民居能分到维修保护费。更令人兴奋的是,村民到了60岁以上,每月能领到退休金,过年时每个村民还能领到红包。这真是新鲜事!这不仅是****的,在今天的全国其它农村中也是少见的。”他说,昔日贫困的父老乡亲,今天自己组织起来利用本地资源搞起旅游事业,泥腿子农民因此脱贫致富,这一变化怎不叫身在异国他乡的炎黄子孙高兴而光荣呢?
皖籍侨胞喜爱阅读的《魅力安徽》,是澳大利亚《华厦周报》的专版,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与澳洲华厦传媒集团主办、新安晚报承办,于2006年1月27日起在澳洲出版。该专版由新安晚报编辑、制作,每周一期。截至2007年10月26日,《魅力安徽》已出版90期。
一位安徽寿县籍的华人称,他将每一期的《魅力安徽》作为资料保存起来,在仔细阅读中了解家乡的变化。另一位曾插队徽州的上海知青说,安徽是其第二故乡,他的整个青春都在徽州度过,看到《魅力安徽》展现的徽派文化的魅力,更增加了他对安徽的亲切感和贴近感。铜陵籍侨胞、墨尔本安徽同乡会副会长沈晓伟说,通过阅读《魅力安徽》,为自己是一名安徽人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