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县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对策

2011-10-20来源 : 互联网

潜山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潜山县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总体水平较沿海及省内许多地方仍然落后。当前潜山县农村人地矛盾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第三产业欠发达。潜山县地貌呈“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特征,16个乡镇中,山区占8个,人口18.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1.7%。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潜山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经商,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但由于工资待遇、交通、户口等种种因素的制约,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据不**统计,潜山县每年外出务工者约9万人,由此留守的儿童多达4万人,高于全省7000万人中留守儿童400万的平均水平。16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留守儿童,山区更为突出,部分学校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80%以上。我是2009年招募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潜山县黄铺中心学校从事支教工作,两年的教学生活,与留守儿童朝夕相处,发现他们一般与其双亲中的一人,或者上辈亲人、其他亲戚,甚至父母亲的朋友一起生活,对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而产生的“亲情饥渴”深表同情,他们的心理、性格亚健康或不健康等现象时有发生令人担忧,结合自身工作就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留守儿童的表现

留守儿童中不乏优异者,但总体而言留守儿童的问题者远远多于**者。这些问题在留守儿童个体上表现各异,具体表现在:

(1)行为上

一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经常挑战课堂纪律,二是饮酒、抽烟、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很少或消极参加集体活动,四是时常欺骗师长、说谎话。

(2)性格上

一是留守儿童很大一部分性情孤僻、冷傲、社交能力较差,二是时常哀叹、对生活抱怨或暴躁、易怒,三是他们的知心朋友普遍较少,四是我行我素、不服管理。

(3)学习上

他们感到学习不轻松,压力太大,在学习上缺少主动性、自觉性,经常迟交、不交作业,甚至自暴自弃,学习成绩难以提升,总体成绩远差于非留守儿童。有的留守儿童在双休日要做家务劳动,部分父母外出务工前都留有超过学习和生活费标准的资金供子女随意使用、以示“亲情弥补”,从而削弱了留守儿童的学习主动性。

二、留守儿童的成因

1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三农”问题的另一种表现特征,经济落后、贫困是造成留守儿童根本原因。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就业岗位有效供给不足,农民大量涌入外地城市,致使越来越多的儿童远离父母,成为留守儿童。

2、父母“名存实亡”

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由空间上的距离,慢慢提升为情感上的缺失。儿童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情感支持,而潜山县的留守儿童通常是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亲朋监护或雇人监护,这些监护人文化教育程度相对偏低,往往只是把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和温饱放在*重要的位置,认为只要孩子平平安安就可以向孩子双亲有所交代。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学习成绩好坏、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这些监护人很少过问、任其发展。

由于儿童年龄越小,情感支持系统的需求就越强烈也越重要,其中*重要的就是来自父母的亲情。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缺乏父母的情感支持有关。父母要实现个人价值,往往就无法履行父母职责而只成为一个代号,媒体上有人称之为“父母缺失”。

在工作中我还发现,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本身对其子女的教育问题认识较为片面,他们外出、进城一心只为挣*,子女交给学校或老家亲朋就可以了。他们常年外出打工、平时也很少与子女有书信、电话等通讯联系,尽管子女非常想念他们,但是由于费用、交通等原因使得他们很少有机会让子女到自己的工作地团聚。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