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城镇吃糯米汤圆和酵子茶;农村则将威馍切成小块(称“蜇子”)、长块(称“布袋”)充作晚饭,以示农业丰收在望。晚饭后,儿童打着各式各样的灯笼,相互比赛,看谁的灯式样新颖;燃放花炮或焰*。照例耍龙灯、狮子滚绣球、高跷、抬哥、花棍、花灯、伞灯、旱船、*竿轿等等,并且由锣鼓乐队**。人们若想请艺人表演,可燃放一串鞭炮欢迎。这种热闹场面,往往从黄昏持续到深夜。
与众不同的是,元宵晚娱乐活动中,女角由男青年扮演,有的还用木头做些假“三寸金莲”套在脚上,扭扭摆摆。这些假女郎(称“腊花”)如果扮相好,歌喉婉转,唱得一口好曲子的,更受观众欢迎,演至半夜时,人们会端出茶点、果品招待演员。演员的内容,一般必通俗易懂、音韵响亮而顺口的民间戏文、歌谣为主,其中,有的唱词也含有不甚健康、庸俗和封建迷信的色彩。如今,沿淮一带的元宵花灯式样已推陈出新,演出娱乐的内容丰富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