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吴棠一生,他并非少年得志,当属大器晚成。自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他32岁时大挑一等以知县用,分南河始,至光绪二年(1876 年)64岁时因病于四川总督任上辞官回籍,历时三十余载。其间虽屡经擢升,数被易地,但在清淮为时*长。有县志曰:“自清河始,官辙*久,民情之爱戴,亦清河*深。”吴公有恩于清淮,他在淮的那些岁岁月月,事迹颇丰,且又多为现在淮安之民所未闻,甚为可惜。为弥补此憾,故作此文。
情怀深深
吴棠于一八一三年八月十九日生于安徽盱眙三界(今属安徽明光市)。他于咸丰元年(1851年)调任清河县知县前为桃源县(今江苏泗阳县)知县。时桃源盗风素著,吏亦暗与盗贼相通。吴棠到任后,躬亲督队,穷追遍搜,翌年即四境安谧,百姓称其“真民之父母”。与桃源接壤的清河,民俗柔弱,常受桃源欺扰。自吴棠任职桃源后,清河也受其惠,欺扰渐消。后吴棠任清河县知县时,百姓大喜,若家人父子相亲。吴棠果不负众,到任后禁胥吏苟派,辑**,严*盗贼,清查冤狱,年余即政声**,被称“吴青天”。
咸丰三年二月,太平军攻占金陵,继陷镇江、扬州,并具船运河,拟沿河北上。于是清、淮大震,居民一夕数惊,局面惶恐骚乱。刚任直隶州知州的吴棠又奉旨回任清河。为定人心,他盛迎父母夫人至署,后率属下疾趋郡城淮安。百姓见此而互曰:“贼从南来,县主迎往,吾**矣。”吴棠坐镇淮安运筹帷幄,他虽地无城郭,手无兵柄,却徒以忠义号召士民创设团练,数日后即聚众数万。
吴棠将其编为七十二局,*尾相联,合力防御;连络凤、颖、滁、泗、淮、海、徐、扬八郡所属三十四州县互为固守,俨然一方统帅;同时故作声势,扬言朝廷**大军不日将至。结果使太平军徘徊于瓜、扬之间而未敢沿河北进。一介小小知县,大敌之前镇定自若,为保境安民竟能运筹大局,有如此胆识谋略,实为古今罕见。他的过人之举很快被朝廷知晓,咸丰帝特地降旨垂询,予以嘉许:“清河知县吴棠团练乡勇,深得民心,若令其带勇击贼,必当得力。”使吴棠一跃而为“天子知名淮海吏”(李鸿章语)。
咸丰四年正月二十四日,吴棠老母程太夫人病逝于清江县署。他丁忧去职,欲送葬回里。清河百姓奔走相告,聚众数百至大府请留吴知县。丁忧去职乃为清制,大府也知吴棠不可强留,但又难逆民心,只得上奏朝廷,结果上准吴棠百日*丧,之后复以带孝视事。离淮之日,自县署到郊外十余里,饯送不绝,道路为之而塞。这战乱年代里的壮观场面,彰显的是爱戴、眷恋、依赖、担忧,期望着吴大人能早日返淮。
清河百姓的担忧终成事实。继丁母忧后,咸丰六年二月初一,吴棠之父北山公又相随过世,使吴棠再次回乡*丧。在其离淮期间的咸丰十年正月,捻军李大喜率部三万余众攻陷清江浦,淮海道道员吴葆晋等官员被杀,清江浦惨遭浩劫。吴棠若在,何至以此。是年三月,上命吴棠署淮海道道员。上任时,吴棠“道路经过,*壁灰灶,残肢剩体,与民相视而泣。”到任不久,旋又署徐州道、兼摄徐州府事、办徐州粮台。徐州乃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交冲,乃捻军活动中心。
吴棠调任徐州,也是朝廷于危难之时对他的信赖与重用。咸丰十一年七月,穆宗嗣位,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四个月后,因清江浦为南防粤匪(太平军)、北抗捻军之重镇,也因吴棠在徐剿捻有功,被授江宁布政使,兼署漕运总督,督办江北粮台,统辖江北镇、道以下文武各官。之前的咸丰十年六月,朝廷已裁掉江南河道总督府署,改由漕运总督兼管河务。至此,吴棠成为两督合并后的*任总督,也是集军、政、漕、河、粮、盐六权于一身*具实权的一任总督,步入人生辉煌期。
这年腊月二十九,吴棠离徐回到淮安,隔日即是同*元年(1862年)的大年初一。新春佳节,理应祥和喜庆,但清江浦依然遍地灰烬,十室九空,井市萧条,疮痍满目,人皆视为危地。漕署在淮安(今楚州)府城,都以为吴棠会那里上任就职,吴棠却认为清江浦乃四达冲衢、南北咽喉,若再遭捻军攻陷,后果已非当初。于是,他当即移师驻扎于清江浦瓦砾之中,租民房为署,招流亡,简军实,檄各路官军来会。清江浦向无城垣,易攻难守,吴棠于运河北岸速筑土圩,以备坚守。土圩尚未筑成的当月,捻军李成即率众万余来攻。圩内“居民皇皇,翘足思散”。
危急时刻,吴棠出坐圩门外,虽炮丸如雨,凛然无惧,沉着指挥。相持间,捻军百余骑兵伪装清兵渡河偷袭,吴棠急令兵士去除头巾以之区别,使计穷力竭的偷渡捻军悉数被歼。捻军余部无计可施,东窜阜宁后又潜至王营西,准备入夜再袭清江浦。吴棠夜遣轻骑掩旗其后,行至北濠外时突呼杀贼。捻军仓皇溃逃,被追十余里后退据桃源众兴镇。二月六日,该股捻军再犯清江。这时土圩仍未完工,诸将出战又不利,士民愈加惊骇不安。吴棠仍坐于圩门外,督军燃放*炮,严禁一人一骑退入圩内,并遣精锐三百陷阵力战,余者协之。捻军终因不支而退却,复遁众兴镇。为除此威胁,吴棠遣军攻破众兴镇,迫使残捻西遁入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