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经过罗贯中的渲染,已成为中国智慧的化身。在民间,说某人聪明,必定外号其为“小诸葛”、“小孔明”之类。事实上,曹操的军事智慧较之诸葛亮,毫不逊色。
以实际的赤壁之战而言,曹军号称八十万,实有四十万,孙刘联合十来万,兵力四比一而已。曹操虽败绩,其实原因很多,军中疾病流行,将士水土不服,不谙水战,天气异常等等,与指挥者的用兵智慧干系并不紧密。就战例而言,曹操遥控指挥的合肥之战,比之赤壁之战实在精彩很多。
建安二十年二月(215年),曹操率军西攻张鲁,东南兵力不足,派张辽、乐进、李典三将守合肥,只有兵士七千。临行前,曹操写了一道手令,密封于匣,交给护军薛悌,封皮上写有四字:贼至乃发。
八月,东吴孙权趁曹操西南战事吃紧,后方空虚,亲帅十万大军围攻合肥。以七千对十万,无异以卵击石。合肥城内军民震恐。护军薛悌想起丞相密嘱,会同张辽等三人,打开了“贼至乃发”的曹操手令。只见曹操写道:“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与护军不得出战”。
张辽等人商议:敌军十倍于我,若守城待援,援军未到,城池必破,若按丞相手令,趁孙权合围未成,尚可一战。议定,乃选勇士八百,径开城门,奋勇而出。八百勇士所向披靡,一直攻到孙权的帅旗之下。孙权吓坏了,即行撤退。张辽乘胜追击,打败孙权。
合肥之战,是我国古代不多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东晋军事评论家孙盛论道:“合肥守御,弱而无援,若任勇,必好战,战则败;若任怯,必生惧,惧难保。武帝勇怯并用,俱臻佳妙。”这一战中,曹操显示了**的智慧。**是用人智慧。张辽、李典,是善攻的猛将,乐进则用兵持重,曹操将他们巧妙组合,张、李出击,用其所长,乐进守城,薛悌负责军需不得参战,不但知人善任,而且留有回旋空间。若四人出击,薛悌地方官,岂能善战,张、李若败,势必全盘皆输。第二是对敌人准确判断的智慧。他率军远征,知孙权必定乘虚攻合肥,所以预留密令。又知孙权外强内怯,犹疑不决,所以,他令张辽、李典乘其合围未成而突击,料定一战必令孙权大军胆寒,*后打败孙权。这既有对孙权的性格判断,又有对战场走向的判断。不然,他只留七千守军,岂不要将淮河以南大片沃土留给孙权,那远征张鲁还有何意义?
合肥之战,曹操的军事智慧远胜诸葛亮,他知人善任,以七千兵力战胜十万;而诸葛亮用马谡失街亭,唱空城,差点被俘,是不会用人。倒是诸葛亮对司马懿的判断,与曹操对孙权的判断,都毫发不爽,差堪仲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