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掩映下的吴氏炮楼

2011-10-31来源 : 互联网

一个叫吴巷的地方,耸立着一座吴氏炮楼,猜想那一定是当地吴姓人家修建的。一打听,还真是的。于是修建于何年何月,为何修建,成了来此参观的人们必问的问题。

**保存完好的炮楼

合肥市包河区淝河镇在近代史上赫赫有名,原因就是那里出了个卫立煌。周围产生了许多可圈可点的故事,并且都和这位**“五虎上将”有关联。

比如这座位于淝河路边的炮楼,就是卫立煌的姐夫吴鑫尊修建的。

虽然已经立秋了,但暑热一点未消,“秋老虎”发起威来似乎比盛夏还要猛烈。当我从开足了冷气的车子里钻出来,眼镜立即被热蒸汽弥漫了,眼前四四方方的古老建筑变得模糊不清,可我还是迫不及待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

这是一座由块石青砖垒砌而成的炮楼,上面射击孔、瞭望口清晰可见。每一面每一层都有一至两扇窗户,那不大的窗户上檐是典型的仿徽式建筑风格,可惜的是正面的底层和二层窗户有些换成了铝合金框架,口也被扩大了许多,乍一看,十分不协调。

我围着炮楼转了一圈,目光被二楼青砖缝隙间的那株小树所吸引,几棵杂草顽强地生长着,为陈旧的炮楼增添了几许苍凉。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文史**说的话,合肥历史上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城,但历史沉淀却很丰厚。古老的庐州城及其周围,留下了不少古老的建筑、地名或者传说,上可以追溯至秦朝置县,下可以延伸到**时期。有人形容吴氏炮楼是一座优雅从容的建筑,当你在蝉声中仰*审视,内心的确荡漾起安逸的感觉。

吴巷村民组的一位村民说,他小时候经常在炮楼里和小伙伴们“藏猫”(捉迷藏),那时,一至三楼的楼梯都是完好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村委会搬到了炮楼里,后来让给一户村民居住。“**”期间,炮楼内部遭破坏,三楼的楼梯被拆。好在里面一直有住户长期居住,使得这座宽6米、高10米的三层建筑,成为合肥目前仅存的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炮楼。

里面住过志愿军战士

长期居住在炮楼里的女主人名叫郑贤祝,出生于1962年,这位中年妇女对我们的到来一点也不感到惊讶。她说自从吴氏炮楼被确定为合肥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后,来此勘察、采访、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对记者的提问也已经能应答自如了。

原先,她并不了解这座炮楼。1984年,她从长丰老家嫁到这里,当时还觉得既新鲜又兴奋。新鲜的是婆家居然住在炮楼里;兴奋的是当时这可是周边*奢华的住所。

上世纪八十年代,吴巷村民组还属于合肥郊区,炮楼周围都是田地,零星的房屋也是草顶土墙居多。家境好一点的,已经开始翻盖茅草屋,有的是半截子砖半截子土,有的是瓦屋顶土坯墙,五花八门,什么样子的都有。相比之下,她家不仅是青砖到顶,还是三层小楼呢。

我很好奇,这样一座具有文物价值的炮楼,怎么成了她家的住所?

原来,郑贤祝的公公陈守华是一位志愿军战士,当年参军的时候就是孤儿。抗美援朝回国后,在村子里早已没有了房产。那时,全社会把志愿军战士视为“*可爱的人”。1954年,复员回来的陈守华被村里安排住进了当地*好的建筑,并且一住就是几十年,在那里结婚,生下了一儿两女。

郑贤祝告诉我,1976年,公公陈守华去世,婆婆陈年华带着一儿两女仍旧居住在炮楼里。后来,两个姑子都出嫁了,她也嫁到了这里,并且也生了一儿一女,一家5口住在炮楼里,倒也其乐融融。

以前没有人意识到炮楼的价值,所以他们曾经改造了部分窗户,以便增加透光性。近年来,作为文物的炮楼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已经不允许改变炮楼的任何部位了,甚至接自来水、安空调都在禁止之列。和别的人家相比,他们的生活质量明显落后。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