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天气是阴雨绵绵还是阳光明媚,这些天,合肥上空总是有种雾蒙蒙的感觉。而根据安徽气象预报,今天早晨淮北部分地区和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仍将有雾霾。自打进入深秋以来,“霾”这个原本并不常见的字却成了热门词汇。
11月4日,安徽省气候中心网站上的重要气候公报了10月份的雾霾情况:“我省10月份以来雾霾日数逐渐增多,其中受秸秆燃烧影响,休宁、安庆、利辛、凤台以及阜阳分别出现12、11、10和6天的雾霾天气,较常年异常偏多,全省空气质量也比前期差上一些。”
据省气候中心提供的数据分析,近三十年来,安徽省的平均雾霾日接近70天。以每年的雾霾总日数来看,我省近50年来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其中上世纪60年代我省的雾霾天气数非常少,有时候只有个位数。从70年代开始,雾霾年总日数稳定在两位数,并且呈现缓慢增长趋势。上世纪90年代,我省的雾霾总日数增加趋势逐步加快,本世纪初开始则明显加快。
从雾霾的分布区域来看,我省呈现出明显的不平均特点,皖南部分环境较好的地区年雾霾日数*低可达“零”,但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雾霾日数却相对较多。其中雾霾*严重的城市是省会合肥,年平均雾霾日数为35天,2005年**次突破了100天,之后虽然也有两位数的年雾霾日数,但是总体来说年雾霾日还是在100天左右徘徊。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但是真正引起公众反感和警惕的,还是霾。气象**解释,雾是一种天气现象,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水汽,因此是比较干净的,但是在空气中如果有大量污染物的话,雾水里就会吸附很多有害的物体,可以对身体造成危害,当污染物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霾。
入秋以来,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雾霾状况引起了全国的关注,省内网友则担心合肥等地雾霾会越来越严重。对此,省气象台**称:“这段时间我省雾霾天气确实较多,这跟逆温层、大气湿度等多个因素有关,如果遇到强冷空气,会有所改观。根据近几年监测数据分析,我省出现北京等城市那样**的空气污染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广大市民不必过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