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村医的33年坚守

2015-01-04来源 : 互联网

18岁起,他就给村民看病。从个体户变成公家人;从家当只有一套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到使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集系统”开电子处方;从单纯看病到提供公共卫生综合服务,初心不改的他,是农村医疗卫生成长变化的见证人。

2014年12月10日,阴冷的寒风夹着细雨,打在脸上生生的疼。早上7点半,杨传榜已准时坐在肥西县紫蓬镇卫生院栗树卫生室的诊室里。
51岁的他,已有33年行医经历。

诊室里没有空调,刚待了一会儿,记者已是手脚冰冷。杨传榜却显然已习惯了这个环境,一边聊一边手不停歇地整理健康档案:“人忙起来,就暖和啦!”来就诊的病人并不多,有时**也不到10个,所以杨传榜一般上午坐诊,下午外出随访。

近9点,村民倪永忠带着正感冒发烧的两岁儿子来就医。仔细问诊、测量体温、检查体征,一番忙活后,杨传榜打开电脑:“现在的条件好,开药全是电子处方,方便又安全。
”去年起,肥西县作为全省三个试点之一,启动了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集系统项目”,遴选出感冒、咳嗽等50种基层常见病,并根据疾病诊断建议处方,旨在引导基层医生和患者改变不规范用药、滥用抗生素和输液等行为。电脑上打开“处方集诊断”选项,点击相关症状,再在**药物里作选择,杨传榜很快就打印出处方:“就是普通感冒,吃点药就行。记得让孩子多喝水、多休息! ”

问及行医经历,杨传榜很感慨:“跟着亲戚当了一年多学徒,18岁那年在村里办了个私人诊所,开始在家中替人看病。
”他当年的诊所很简陋,“除了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其他就没啥了。 ”这一干,就是整整20年。

2001年,随着农村卫生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推行,村里建起了卫生室,私人诊所逐渐关停。杨传榜经过考核拿到了“村医证”,从此成为村卫生室的一**生。从“个体户”到“公家人”身份的转变,却让他好一段时间感到不适应,“从家到诊所,足有6里多地,远不如从前在家看病方便。
”*大的转变,是工作内容。
“以前就是看病,现在很大一部分精力是做公共卫生,比如建居民健康档案、**人群随访、健康教育等。”诊室角落的地上,放着两个袋子,满满装着杨传榜随访时的“行头”。“有体重秤、尺子、视力表、血压表、便携血糖仪和健康宣传材料,都是做健康体检必需的。”栗树卫生室管理人口共2400人,其中**人群约600人,每人每季度需随访1次,1年下来要2400次,“外出打工的多,经常跑了几趟也见不到人。
”他言语间有些无奈,“尽管很努力了,我们的建档率仍只有60%,没达标。 ”

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的基础,村医承担着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疗以及儿童计划免疫、妇幼**等诸多卫生服务任务。至今,杨传榜对当年“**”事件的情形仍记忆犹新:“每天守在车站外面给务工返乡的农民工量体温,到农民家中定时消毒、做健康教育,**到晚难有空闲。 ”

闲聊间,已近12点。 “平时中午都在这儿值班,自己简单蒸点米饭。
”院子一角临时搭的小棚子就是厨房,一个破旧的隔板柜里放着他从家带的下饭小菜——腌萝卜干、咸白菜。 “生活是苦点,但业务提高很快。
”杨传榜说,“以前干诊所,只能自己凭经验摸索。现在县里每年都会定期组织专题培训,帮助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指导合理用药。 ”

“实行‘处方集’试点后,病人明显少了。 ”杨传榜坦言。由于村民们根深蒂固的“生病就输液”就医习惯,试点工作在实施中遭遇很多困难。
“很多人,不给输液就吵、就讲难听话。向他们耐心讲解科学用药知识,但能听进去的很少,至少有三成病人都改去别处了。
”杨传榜说,“减少不必要输液,是对患者负责,也能减少我们的行医风险,是好事。
”虽然现状有些无奈,但他感到前景光明,“试点工作早晚都要全面推开,流失的病人一定会再回来! ”

已整整看了33年的病,杨传榜执着于“村医”职业:“会一直干下去!
”执着,并非因为舍不得那份工资,“去年家里办起了苗圃,我的那点收入就更不算啥了。但这是一辈子的事业,丢也丢不掉! ”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