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药品:加价任性?有人把当前的部分药价比作“疯狂的耗子”,这只耗子吞噬着有限的医保经费。
社会科学院院长。去年底,他患了一次感冒,并未发烧,一家**医院却给他开了3天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连注射费等在内,共计1200余元。他的**反应就是,感冒用药也这么贵?
他当家的这个单位,每年职工公费医疗报销的费用都会超支200多万元,这让他伤脑筋。也许正是这个缘故,他对药价很敏感。这药是海口的一家企业生产的。于是,他就给这家企业打电话,称自己想做这种药的经销生意,对方告诉他,去找省里的代理商谈;他说自己现在湖北咸宁,对方又告诉他,那你就去找市里的代理商谈;他又进一步告诉对方,他在咸宁下面的县级市赤壁,对方说,那你就去找县里的代理商谈。
院长的目的,是设法探究这药从厂里出来价格到底是多少,看来,电话里是问不出名堂来了。他曾在海口工作过6年,于是,他通过私人朋友直接到这家药厂“卧底”打探,结果令他吃惊:这药的出厂价每支不到10元!而医院的售价是192元!并属于医保目录药品范围外的自费药品。院长感慨:“此药在暗箱中不断加价,真可谓触目惊心!”
对此,一些医院的**觉得公众不了解他们的苦衷:药价不是医院定的,正常情况下,医院不可能从药上面*到那么多*。当然,个别人在私下做蝇营狗苟的交易,那就说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