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蒋楼民族新村的棚菜种植基地,处处可见规划整齐的日光温室大棚和菜农们洋溢着丰收的笑容。一座大棚内,藤蔓上挂满了鲜嫩的水果型小黄瓜,返乡创业户邢黑高、刘昌云夫妻正忙碌地采摘着。“这种黄瓜个头比普通黄瓜小,但水果味浓,脆甜可口,现在每市斤能卖4元多,摘一茬就能卖上1000多元。 ”刘昌云谈起水果黄瓜的行情,高兴地说,现在行情不错,可一直采摘到5月底,一季下来至少收入10万元。
邢黑高告诉我们他们夫妻俩过去都在昆山市打工,一次,小两口到当地的超市购物,看到菜架上摆放着一种从来没见过的“水果”,从商品标签上得知它叫“水果黄瓜”,价格不菲。他心里顿时萌生了一个念头:这种黄瓜不也可以在我们家乡种植吗?在外打工工资虽然不算少,可毕竟吃的是力气饭,不是长远之计;而且留在家中的两个女儿缺少父母之爱,对她们的成长也不利,思前想后,他跟爱人商量后,决定回乡创业。
2010年冬季,夫妻俩回到村里,邢黑高向县镇农业技术员请教种植技术,随后又向村委会申请承包一个温室大棚和两个阳光棚,走上了种植“水果黄瓜”的道路。邢黑高向记者介绍,他们创业之初,资金比较紧张,村计生协主动帮助解决5万元****,还帮他们接通电,打了井,联系秧苗,技术指导更是随叫随到。
“种植蔬菜是一条劳动 致富的好路子,我们村建成温室棚和阳光棚300多个,总面积500多亩。 ”村支书对记者说,村里已有50多户“凤还巢”家庭通过蔬菜种植鼓起了“*袋子”,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致富的梦想。目前,他们正准备依托**扶植和小额信 贷,吸引更多的外出村民返乡创业,让蔬菜大棚真正成为助农增收的“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