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当代企业家必须仔细研究的一个管理者,关注他的理由并不仅仅在于他是汉朝的开国皇帝,而在于他还是中国历史上**个平民出身的皇帝。这么一个带有浓重“流氓”色彩与习气的刘邦,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对手,让刚刚一统**的秦朝二世灭亡,**了汉家四百多年的基业。 那么为什么说刘邦是*会当**的人?他身上有哪些特质呢?
一、知人善用
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又不如萧何;论领兵**,决战沙场,百战百胜,不如韩信。可是,刘邦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他取胜的真正原因。
二、无条件信任
刘邦的队伍里面,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不计前嫌,一视同仁表示欢迎。如韩信、陈平,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来投奔刘邦。其实,一个**者如果老是小肚鸡肠、计较甚多,能招募来好的人才吗?恐怕连帐下之人也会离他而去。
三、接班人的选择智慧
刘邦选择接班人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几种交叉的矛盾。一是观念问题。刘盈是长子、嫡子,名正言顺。虽然刘邦在考察中觉得太子“仁弱”,“如意类己”,但是敌不过传统的观念。 二是派系问题。吕后多年随军,和朝臣打了很多交道,有一定的交情,所以“吕派”实力强大。三是心理问题。戚姬的主要后台是刘邦,其实刘邦硬拍板,谁也无可奈何,但是他始终优柔寡断,朝臣一碰就“卷刃”了。吕后心狠手辣,当时在人们看来却好像处于弱势,从而获得了许多人的同情。
四、豁达大度,从谏如流
在楚汉争霸之初,项羽有雄兵**,刘邦只有区区二十万,处于明显的劣势。但刘邦接受樊哙、张良、萧何等人的劝谏,不与项羽正面交锋,而是处处讨好示弱,迷惑项羽。
另外刘邦在夺取**的道路上,屡屡接受谋士谏言,做出了“鸿门宴上示弱脱身”、“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拜帅韩信”、“拜相萧何”、“还定三秦”等一系列明智之举,使他逐步迈向权力的**。
五、**智慧放心大胆敢授权
授权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活动中需要经常面对的问题。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的知识和才干也是有限的,无论他多么能干,多么有精力和才华,都不可能把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事情全部抓起来,事必躬亲。如果大事小事都事必躬亲的话,必然是大事小事都抓不好,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
这时,*好的办法是授权。一个成功的**者,不仅要维护权力、运用权力,还需要适时适度、通过各种方法把自己的权力放给自己的部属,让他们通过自己授予的权力去完成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领域的任务,从而服务于自己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