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15家村级博物馆承载乡村记忆

2014-09-19来源 : 互联网

想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最好的选择就是到当地的博物馆看看。博物馆是人类收藏、承载历史记忆凭证和熔铸新文化的殿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成就展示的重要窗口。而乡村博物馆,无疑就是一个地区文明的“母胎”。目前,在自治区文化厅注册的乡村级博物馆已有15个。

据介绍,内蒙古现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89个,平均13万人就拥有1个博物馆,高于全国25万人拥有1个博物馆的平均水平。在这些博物馆中,15个乡村博物馆格外引人关注。

自治区文化厅博物馆处副处长富永军说:“源远流长的草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我区乡村级博物馆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我区文化发展环境的优越,推动了乡村级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我区第一家乡村级博物馆是鄂托克旗查布恐龙博物馆,开馆于2002年。这家博物馆建成后,成为我国第一家乡级恐龙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的乡级自然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有馆舍700多平方米。馆内陈列着查布恐龙化石、恐龙足迹印痕化石以及大量的腕足类、鱼类、龟贝类、蠕虫类及犀角类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记载着阿尔巴斯苏木地质年代的发展历史,为恐龙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2009年,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公田村博物馆建成。这家总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的博物馆,以农耕文化为主题,是我区建筑规模较大的乡村级博物馆。馆内的“浓缩农家院”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前河套地区的主要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及部分风俗习惯。“河套文化民俗陈列厅”展示了民国时期至20世纪90年代前河套农民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发展演变的过程。“蒙古族民俗陈列室”主要展示了蒙古族源流和衣食住行及独特的婚礼习俗的发展演变过程和部分珍贵物品。“公田村史室”则展示了公田村建国以后60年来的演变、发展过程。此外,这家博物馆还设有“革命事迹陈列厅”“公田村荣誉室”等展厅,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向村民和游客讲述着河套平原的农耕故事。

15家村级博物馆各有特色,每家博物馆又都具有独特的代表性。根河市敖鲁古雅驯鹿文化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神秘的驯鹿文化和森林文化;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腾克镇达斡尔民族博物馆展示着达斡尔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及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建乡20年所取得的成就;额尔古纳市恩河乡俄罗斯民族博物馆将浓郁的俄罗斯族风情呈现在族人和游客面前。根河市敖鲁古雅乡驯鹿文化博物馆、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梧琼花朝鲜民俗博物馆等乡村级博物馆,都成为承载乡村、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内蒙古民族强区建设中,闪耀着多彩文化的璀璨光芒。

富永军说,乡村级博物馆不仅传承保护着15个村镇的传统文化,对于抢救当地历史文化遗产,唤起人民群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丰富当地农牧民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文化生活,增强当地农牧民群众的文物自信,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