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镇:贵州遵义红色旅游第一站

2014-09-19来源 : 互联网

遵义县乌江镇地处遵义市与贵阳市交界处,素有黔北南大门之称。北距历史文化名城遵义50公里,南距省府贵阳100公里,210国道、贵遵高速公路、川黔铁路纵贯镇境,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捷。乌江镇是红军突破乌江天险的重要地段,是遵义红色旅游第一站。四座不同时期修建的大桥,形成独具特色的桥梁景观。

近年来,乌江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攻三引二转一”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城建旅游兴镇、工业强镇、农业稳镇”战略,努力将乌江打造成为贵州一流的“经济强镇、旅游名镇和文明城镇”。

变幻多姿的乌江库区

乌江电厂大坝截断乌江干流,形成烟波浩淼的高原平湖,库容21亿立方米,库区有深水航道68公里,溯江而上直达修文县六广码头,贯穿3个地市5个县。库区山水雄奇、洞怪石绝,有七峡,九岩、六十景。库区内多条支流形成宽广水城,已形成“乌江大坝——两河口——化觉——六广”,“乌江大坝——傣族公园——神石山庄——三沙大桥”两条水上旅游黄金线。

乌江库区两岸山水洞石和植被,组成变幻多姿的自然景观,悬崖、瀑布、移民村落、亚热带果林,渡口码头、网箱养鱼的水上人家,组成极富诗情画意的江峡风光。2009年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乌江下游余庆县境内的沟皮滩水电站建成后,将形成宁静优美的下游库区,乘船可直达下游几个红军渡口,形成水上旅游线和运输线。

飞架南北的乌江四桥

乌江铁路大桥、乌江双曲拱公路桥、乌江斜拉桥横跨乌江,天堑变通途。这三座大桥分别建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90年代,建筑技术、桥梁规模、式样和工艺日益先进。铁路桥中间4个桥墩,双曲拱桥中间两个桥墩,而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贵遵高等级公路“乌江斜拉桥”却不用桥墩。从“三桥”的设计建造上,折射出时代进步与科技发展。

2008年竣工通车的贵遵高速公路乌江特大桥,飞越乌江镇集镇上空,横跨乌江,飞架南北两山之巅,全长1452米,宽24米,最大桥墩高151米,桥面距江面最高处173米,在目前同类桥梁中为亚州最高。仰望乌江特大桥,似在云间,汽车在桥上奔驰,犹如在“天桥”飞奔,更显出科技的神妙。

味道鲜美的乌江豆腐鱼

乌江具有独特地方风味的餐饮美食中,首推乌江豆腐鲶鱼。地方名食乌江豆腐鲶鱼火锅,其原料鱼主产于乌江流域鸭池河至江界河一带,个体大,无鳞少刺,肉质厚实细嫩,味道鲜美。饮食民俗中有“鲶鱼头、鲤鱼尾”的说法,以鱼头为上选,吃法有清炖、清蒸、红烧多种。

鲶鱼在动物分类学上为鲶形目、鲶科、鲶属,有南方大口鲶和越鲶两种,乌江鲶鱼主要是南方大口鲶,这种鱼体长,头扁平、口大,后部侧扁,口裂末端达到或超过眼晴中部的下方。野生鲶鱼头部、背脊微黄,性凶猛,多栖息于乌江缓流区,白天隐居水底或潜伏于洞穴内,夜晚猎食鱼虾或其他水生动物。4~6月在江河砂石底质的激流浅滩处产卵,卵沉性,幼鱼喜集群。最大个体可长至50公斤,这种大型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贵州省内长江水系、珠江水系各支流中,乌江流域产量较多。

乌江豆腐鱼火锅的主料为鲶鱼和乌江豆腐,配料调料有糍粑辣椒、糟辣椒、豆瓣酱、老姜、花椒、胡椒、食糖、盐、味精和香料等。以混合油熬制几种辣椒调料,油色鲜红后放入鱼块翻炒,加入老姜、蒜头、花椒、胡椒、糖、料酒、食盐、味精等,渗水用文火煮沸,再放入西红柿、蒜苗、葱节、豆腐块,煮至入味即成。这道菜色泽艳丽:鱼块金黄、豆腐雪白、红油透明光亮、青葱芫荽翠绿,见者莫不闻香称奇,食欲顿生。乌江豆腐鱼火锅以辣烫香鲜、形佳味美、营养丰富著称;鱼肉富含蛋白质,肥嫩爽口而不腻不腥;尤其是乌江泉水精制的豆腐,细腻白滑、久煮不老、入口即化,有“羊脂玉髓”美誉;这道鱼火锅以泡菜佐食,鱼汤中加进各色时鲜蔬菜烫煮,更增营养,尤以鱼汤煮面条味道独特,具有开胃健脾、滋阴养肾、补中益气之效,是地域饮食文化中一枝独秀的上品,原中宣部副部长朱厚泽食后欣然题词:“黔北一技,中国一绝”。

以乌江豆腐鱼为代表的美食闻名遐迩,“名扬西南三千里,香引五湖四海客”, 20世纪80年代,乌江镇江北的盘山街、江南乌江新街已形成“豆腐鱼美食一条街”,镇中心有92家饮食业以经营乌江豆腐鱼为主,生意红火,慕名前来品尝的食客和旅游团队络绎不绝。

厚重的红色旅游资源

镇南关又名老君关,乌江北岸古代军事要塞,地处临江两山相夹的槽 中,控扼川黔必经孔道。始建于宋元时代,是播州宣慰司土司凭借乌江天险构筑的屯军关隘,原有城堞卡门。1928年贵州省主席周西成修建贵阳至桐梓“贵北公路”时,拆除老君关城门,其遗址当地仍称为关口。

古驿道是从老君关山尖口朝南直下乌江老街的一段石板路,建在狭窄槽沟中,陡曲弯环,当地称为“九道拐”,全长500米,以块石条在筑砌,修建于宋元间。《遵义府志》称,乌江北岸“悬壁临水,盘折而上,口开一,十里蚁行,为经省之要隘。”驿道坡顶以巨石建关一道,称“乌江关”,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有重兵驻守。驿道的半山腰处称为“半关”,设有卡门。红军长征时,老君关的战士,即从古关,驿道下到乌江边侦察敌情,开展革命活动。驿道及左边的山峰,是红军乌江追击战的主要战场,年久失修,亟待清理复原。

双龙寺原名龙岩寺,又名伏岩寺,原建在老君关至乌江小街驿道的白岩下,康熙朝被洪水冲毁,清雍正三年在青龙寺下易地重建。寺前后山形似“二龙抢宝”,寺后有两个山水湾洞,双水汇流,固名“双龙寺”。寺坐北向南,有前、中、后三座殿房,并有偏殿,僧房,仓房和畜圈。寺院有庙田百亩,坡土200亩,供奉佛,道神像和关羽。主持僧尼“演兴”何姓陈。雇工耕作,是大地主。红军进入老君关后,驻扎双龙寺,在此召开群众会议,打土豪,筹军粮,进行革命活动,双龙寺是红军驻地,原革命遗址。

1949年底,国民党军队溃逃时,曾将乌江公路钢桥炸坏,企图迟滞解放军进军。1950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工兵营到乌江抢修被炸钢桥,同时担负剿匪任务。有2名解放军战士到金鸡坪执行任务时,遭土匪袭击英勇牺牲,葬于乌江老街东侧。1957年泥沟乡政府为其立碑,1998年乌江镇党委改为重修烈士墓,砌为石坟,每年祭扫。两名烈士均是辽宁省人,牺牲时分别为21岁、22岁。 红军驻防乌江期间,在江北岸的印子山、轿子山山腰,山顶挖掘了战壕掩体等作战斗工事,在印子山腰横向挖了两道战壕,全长1000余米,后来修建公路,房屋,基建中开山取石将这部分战壕掩埋,山顶的战斗工事保存较好。1935年在遵义战役乌江追击战中,利用这些工事战壕,同国民党中央军吴奈伟部作战,取得遵义战役的圆满成功。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