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以来,郎溪县内流行多种戏剧,如京剧、花鼓戏、黄梅戏、锡剧、庐剧、木偶戏、皮影戏等,建国后流行皖南花鼓戏、锡剧和黄梅戏,其中黄梅戏*为突出。
皖南花鼓戏是安徽省宣城、郎溪、广德、宁国四县一带的地方戏,并且流行于临近的江苏高淳、溧阳、宜兴、句容、溧水;浙江安吉、泗安等地,至今140 余年。解放前因受剥削阶级压制、**,污蔑它是“诲淫诲盗”的小戏,所以不敢以本来的面目出现,没有自己的名称。有时与徽戏、京剧合为“二蓬子”;有时自称为楚剧(郎溪)、楚戏、花楚戏、统统班、嗨嗨腔等。解放后**本名,为了区别于皖北凤阳花鼓戏、淮北花鼓戏以及凤台、怀远的花鼓戏,便叫它“皖南花鼓戏”。
皖南花鼓戏的前身是湖北花鼓戏和河南地灯曲。太平天革命时,宣城、郎溪、广德、宁国一带是天京(今南京)的**,成为军事战略要地,它既是拱卫天京的前哨,又是提供经济物质的后方。因此,在天平天国运动的中后期(1856—1864年),太平军与清军对这一带的争夺极为剧烈,双方曾三占三陷。同期内,太平军与清军在郎溪县鏖战8年,县城反复沦陷,生灵涂炭;加上水旱灾频发,战后瘟疫流行,叠尸遍野,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全县人口由108550人降至10855人,减少97695人。同*四年(1864年),总理衙门张榜出示,于湖北、河南等地招徕客民,开垦耕种;这时湖北、河南两省遭受洪水,灾民听说皖南有荒地,便沿途乞讨而来,几年后,郎溪县人口增加到61743人,就在这时,湖北的花鼓戏和河南地灯子随移民进入皖南,在演变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皖南民间歌舞,融进皖南人民乡音习俗,形成了*特的艺术风格和乡土特色。
郎溪县大众楚剧团——皖南**个花鼓剧团。1951年下半年至第二年初,杜庆荣(江苏江宁人)、杨金生带领的花鼓戏班子在郎溪县涛城、凌笪、钟桥、东夏一带演出,影响较大,受到县文化馆的重视,联系该剧团,向其宣传党的文化方面的政策,要求剧团提供花名册备案,申报临时户口,学习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在剧团的强烈要求下,经过申请和批准,1952年6月1日(农历),正式成立了郎溪县**个专业戏剧团体,也是皖南*早的花鼓戏剧团——“郎溪县大众楚剧团”。1952年9月宁国成立宁国县楚剧团;1952年8月初(农历),广德县成立广德县花鼓戏郎溪流动班社;1955年7月,宣城县成立宣城县皖南花鼓戏剧团。“*****”期间(1970年),郎溪县皖南花鼓戏剧团撤销,1979年**。1986年根据**、***办公厅;省委、省**办公厅有关文件精神,也鉴于戏剧很不景气的状况,郎溪县委、县**决定撤销县花鼓剧团,并妥善安排了演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