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东至文南词 旋律优美

2011-10-20来源 : 互联网

文南词曾流传于安徽的东至、宿松等地。东至文南词主要流传于东至县境内的青山、昭潭、永丰、铁炉、石城等乡镇。文南词取其主要声腔(文词)、(南词)*字组成,原系湖北黄梅一带渔鼓小调,清末由逃荒卖艺人传入。清末有诗道:“翁操四胡桂树下,姝弄渔鼓唱‘思嫁’。妇孺入迷文南词,月落西山不归家”。(南乡,即现在的东至县青山乡。)此诗记叙了当时文南词的演出形式,伴奏乐器以及观众喜闻乐见的程度。

文南词唱腔分正本戏主腔和小曲两大类。前者近似板腔体,后者属联曲体。正本戏主腔分为(文词)、(南词)、(平词)三类。“文词正板”旋律质朴、流畅,宜于叙事抒情;“文词慢板”曲调委婉,表现情绪比正板平稳,常用于悲剧。南词正板”字少腔多,旋律优美、长于抒情。

东至文南词的传入、发展,是众多民间艺人和专业文艺工作者长期努力的结果。东至文南词虽一直没有成立专职剧团,但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通过“口传心授”,文南词表演已炉*纯青。文南词的主要曲牌有(月落**)、(鲜花调)、(四季相思)、(小开门)、(金凤钗)等,有的是从唱腔小曲中化来,有的则来有源于京剧、徽戏及其它剧种。代表作有古装戏《苏文表借衣》、《陈妙常追舟》、《三戏白牡丹》、《打草墩》;现代戏《喜事》、《印》、《*木匠》等。

在近代各个历史时期文南词汇聚了诸多文化信息,涉及历史、民俗、音乐、戏剧等多种学科,多个领域,内涵十分丰富。然而,受经济大潮和多种文化形态的冲击,东至文南词正处于行将消亡的境地,亟需进行*救性保护传承。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