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榆村

2011-11-14来源 : 互联网



“立夏”尽管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它意味着春天消逝,夏季来临。这对农民来说,是一年之中*重要的转折点:落籽下种,耕耘收获,全部的希望就在夏季里孕育;同时,夏也是人们吃大苦,流大汗,精力高度消耗的季节。故此,人们认为,入夏头**过得好坏,对整个夏季都是个预兆。为了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健康、家运兴旺,人们对这一日的食物特别讲究。

休宁榆村人有这样一个特点,每逢岁时节庆,总突出一个“吃”字;特别是农村,除了正餐必须有荤腥之外,还按照时节的不同,准备了一些丰富多彩的传统食品,并都有其来历和忌讳。吃猪肉本是件很平常的事,可立夏日吃肉却有被人引申的另一层含义:俗称吃肉不掉肉,能使自己在整个炎夏之中始终保持身体强壮;用嫩蚕豆或豌豆和着鲜笋、腊肉煮糯米饭吃,谓之“尝新”,以示盼望有个好年成。用野苣叶的嫩头掺糯米粉做成一个个像茶杯盖大的甜米粿,蒸熟后,绿莹莹的,看去煞是悦目,吃来满嘴清香;俗称野苎叶是清凉败*之物,吃了夏天不会中暑,不会生疖;有些人家邻舍之间还相互赠送“苎叶粿”,除品味之外,尚有应吃百家食之兆。吃“毛豆腐”也是必不可少的,说是吃了它不会倒霉,会有好运降临;这种理论固然站不住脚,但“毛豆腐”确实是好吃的,传说不少外地人在品尝过“*焙毛豆腐”以后赞美道:“吃着徽州毛豆腐,打着嘴巴也不吐”。“吃乌饭”也是挺有意思的:人们采来枫树叶、乌饭树叶,捣碎后滤出汁液煮米饭吃,饭呈铁黑色,看去形同猪食,令人作呕。榆村人为何要将白米煮成黑饭,众说纷纭:一说吃了乌饭,人可像猪那那样无病无痛;二说古代有个“混合王”,在落难日将要饿死时,是一个老婆婆于立夏日用“乌饭”救了他,故下令徽民品尝,以为纪念;三说目莲为了救母脱离饿鬼道,曾用“乌饭”冒充猪食,使众狱鬼不堪*食,终免老母饿“毙”;不过,近些年来,这种苦涩、难看又不中吃的东西已渐渐无人问津。此外,立夏节的早晨,对于孩子们还有另一份犒赏,儿童们大都能得到一碗香喷喷的鸡蛋、韭菜油炒饭;有趣的是孩子们吃前必须先拨一些喂狗,说是这样孩子才不“疰夏”,酷暑之时也会长得像小狗一样活泼可爱,这无疑是长辈对后代健康的一种良好祝愿。

榆村还流传着立夏称人的习俗。农家把大秤用绳子吊在门前的大树上,下悬一把竹椅,全家老少分别坐上去称一称,看有多重。按旧时的农业社会来说,这也算是一种生理上的卫生检查吧。

门神,这是榆村人在立夏日所崇拜的神灵。为了表示对这位神灵的虔诚,早上,人们把鸡蛋煮熟后,在门枕上把壳敲敲碎,说是敬神(其实还是人吃下肚了);这一日,大人、小孩禁忌坐在门枕上,理由是让门神休息,否则将得不到门神的保佑,会做事没精神,白日打瞌睡的。尽管这是荒唐之极,但从前不少人是深信不疑的。

山里边还有这样一种规矩,有竹园的人家,立夏日即使发现有人偷笋也是能受宽容的。对此也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吃了立夏笋,能避毒蛇咬,因民间传说竹子是毒蛇的舅舅,用竹杆打蛇,蛇不敢动,故要吃竹笋,以便消灾;第二种理由比较实际,节前的竹园要留笋养竹,怕挖笋人眉毛胡子一把抓,故封园禁笋,但从入夏这日起,笋子就专为食用了,外人挖几根笋过节吃,所以不受责怪,何况山里人有几家没有竹园的呢?

榆村立夏日的时令食品虽说未必都是好吃的东西,但据此可见乡风民俗之淳朴。“好吃婢妾望时节,爱懒长工望落雪”,这是流传在农村里的两句旧民谚,透过这辛酸的民谚,可以看出古时农村日子的清苦,特别是处在生活*底层的“婢妾”和“长工”。

另外,榆村民间还忌讳立夏日下雨,农谚云:“立夏落,炒破锅”,“立夏晴,好年成”;立夏落雨,意味着整个茶季湿气重,在那个用手工做茶的年代,“炒水草”会给茶农增加很重的额外负担;再者,阴雨低温对水稻的前期生长也不利。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